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55|回复: 0

不靠谱的抢购,中国人为何集体不淡定

发表于 2011-3-17 21:55: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靠谱的抢购,中国人为何集体不淡定
         日本大地震,核电站受损,辐射谣言纷飞。3月16号,网络盛传海水受到污染,今后生产的海盐不安全、含碘物品可以预防核辐射,还有人传言盐要涨价,全国各地民众纷纷走进超市,抢购囤积碘盐。政府部门、中盐集团、专家学者及网络意见人士纷纷出面辟谣。继2003年板蓝根后,全国范围抢购风潮再起。
        抢购屡见不鲜,不外乎三个原因

1、科学素养太低,常识不彰
        且不说该辐射目前对中国根本不是问题。吃碘盐也根本无法防辐射。日本媒体曾报道当地通过服用碘化钾来防辐射,但碘化钾防辐射是在已受到污染时才需要服用,其原理是“通过提前摄入碘化钾(即稳定性碘),使得人体甲状腺对碘元素的吸收达到饱和,这样放射性同位素的碘就不容易被人体吸收了”。而服用碘盐无法达到这一效果过量摄入反而有害。
        2003年的抢购板蓝根更为荒唐,能预防非典甲流的谣言至今都在传播。
专家:服用碘盐不能防辐射 摄入过量易产生副作用
        近日,受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影响,致使全国多地出现食盐抢购潮。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刘超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明确表示,抢购碘盐完全没有必要。

  刘超分析,这股抢购风潮缘起于日本媒体曾报道当地通过服用碘化钾来防辐射,而碘盐中正好含碘,所以人们会误认为碘盐可以预防辐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囤积碘盐完全没必要。”

  对于碘化钾预防辐射的原理,刘超这样解释:服用碘化钾只是针对放射性核素碘131有效,通过提前摄入碘化钾(即稳定性碘),使得人体甲状腺对碘元素的吸收达到饱和,这样放射性同位素的碘就不容易被人体吸收了。

  “首先,碘化钾是已受到污染时才需要服用。”刘超说,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表明我国暂未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影响,并且此次日本核电站爆炸产生的烟云不高,吹散范围不会太大,并且日本是刮西风,指向太平洋方向,中国暂时是安全的。

  刘超说,对于受灾区的人群,成年人的推荐服用量为100毫克碘,而每5克碘盐中仅含有100微克碘(1毫克=1000微克),因此服用碘盐并不会起到防辐射的作用,反而摄入过量的盐对人体还会产生副作用。

  还有人担心以后买到的盐有可能是受辐射“污染”的盐。刘超表示,这个也没必要担心,因为自然界本来就存在一定量的辐射,而放射性物质进入太平洋后将会大大稀释,不会影响到未来海盐的质量。(记者赵竹青)

  作者:赵竹青 (来源:人民网)
2、“随大流”心理,盲目从众

        有一个人白天在大街上跑,结果大家也跟着跑,除了第一个人,大家都不知道奔跑的理由。人们有一种从众心理,由此而产生的盲从现象就是“羊群效应”。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性去“随大流”,因为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对于那些不太了解,没把握的事情,往往“随大流”。中国文化中也比较推崇这种中庸心理,对待反常现象如同对待鬼神,普遍的态度总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盐慌”当头,如此心态之下,贾君鹏他妈怎么会不鼓动他去抢盐?

3、生存安全感缺乏,信任危机
         这些年来,从蒜你狠、豆你玩,到棉花掌、糖高宗,每一个都在我们内心留下了一丝阴霾,随着福岛的一声声爆炸,阴霾质变而成焦虑。然焦虑或不足以成就行动,只要真相到位,大可化解之。不过,直到抢盐风潮持续数日之后的今天,她才姗姗来迟,缺穿着身公文的外衣,以告诫的态度要求国民“不必抢购”,并保证供应充足,此时,盐之焦虑已向中国内陆蔓延。如果真相能早在焦虑之初及时发布,如果公众看到的“真相”能以更尊重老百姓感受的方式传递……

                           抢盐风潮,谁在造谣?!
        千里之外,日本福岛核电站接二连三发生爆炸;我们身边,超市里,一些人恨不得自己长了三头六臂,纷纷抢购食盐。其理由大致有三:其一、加碘食盐吃了抗辐射,其二、海水被污染了以后没盐吃,其三、大家都抢,以后要涨价。目前,这波身边的“核爆炸”还在持续,甚至并未加碘的酱油等调味品也借势火了一把。


  对于稍有常识的人来说,这三条理由的荒谬并不需要多深入的思考即可得出结论:防辐射?食盐里加的那点碘,防辐射效果不值一提,何况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核污染降临中国;海水被污染?有没有证据不说,国内众多井盐大可确保供应;涨价?只要食盐专卖制度有效就没有问题,何况食盐有保质期,买来吃不完岂不更亏?可问题是,这些理性的结论咋就被反理性的谣言挤兑成了浮云?
  反理性的谣言能抓住人心,一是缘于人心中潜在的敏感点;二可反衬真相的缺位。这些年来,围绕这吃的东西,从蒜你狠、豆你玩,到棉花掌、糖高宗,诞生了多少哭笑不得的新词?每一个,都在我们内心留下了一丝阴霾,随着福岛的一声声爆炸,阴霾质变而成焦虑。然焦虑或不足以成就行动,只要真相到位,大可化解之。不过,直到抢盐风潮持续数日之后的今天,她才在国内大型门户上姗姗来迟,而迟到的她,却穿上了一身公文的外衣,以告诫的态度要求国民“不必抢购”,并保证供应充足,此时,盐之焦虑已向中国内陆蔓延。如果真相能早在焦虑之初及时发布,如果公众看到的“真相”能以更尊重老百姓感受的方式传递,如果真相的揭示能加入群众的互动,还会有这经口口相传而形成的抢盐风潮吗?这一切,考验的是政府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尊重国民、尊重科学的态度,随着日本核危机的发展,类似的考验或将持续,政府,你准备好了吗?
  人心过敏和真相缺位毕竟只是谣言传播的助推器,追根溯源,公众有理由找出这场恶作剧的肇事者。公众想知道,如若肇事者有意为之,他的目的是什么?公众更希望看到,这些人为自己煽风点火,继而妄图火中取栗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来源:重庆华龙网 作者:梁江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