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昌乐 “红韵暖家劳模情”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引发聚变效应
作者:解全升
《山东工人报》(2022年02月11日 第A2版)
2021年12月10日,昌乐县自然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其安,当选第三届山东省“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不久前,梁其安凭借《火山地“有种”的西红柿》项目,在第五届山东省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中获得成长组第一名,随后代表山东参加第五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总决赛获二等奖,成为山东省历届选手在该赛事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1982年出生于昌乐县乔官镇梁家村的梁其安,是地地道道的庄户孩子。2014年,他创办自然邦电商平台,网上经营地瓜、芋头、西红柿等农产品,成为最早的一批农产品电商创业者。为提供最佳产品,他在营丘镇姜家河村投资建起了占地100亩的28个大棚,种上了西红柿。其间,经过滞销赔本再种、院校学习技术、聘请专家指导等多番探索,他终于总结形成从选种、育苗、栽培、浇水、施肥、采摘到销售的生态番茄生产技术标准规范,叫响“黄金籽”西红柿品牌。2019年,潍坊市商务局、农业局、技术监督局等发布文件,自然邦制定的标准成为潍坊市地方标准。自然邦也成为全省首家阿里巴巴数字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梁其安先后被授予潍坊市乡村振兴带头人、潍坊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潍坊市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昌乐县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人才是兴业的关键,农业劳模理应发挥 “领头雁”作用,成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昌乐县总工会认真落实党委政府和上级工会要求,把劳模工匠助力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近年来,我们通过实施‘红韵暖家劳模情’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将工会组织延伸到乡村,让普惠服务惠及到农民,培育省、市、县级工友创业园31个,为乡村振兴贡献工会智慧和力量。”昌乐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文平说。
“2018年,在县总工会的牵线搭桥下,我们与昌乐县五棵松果蔬专业合作社合作成立潍坊自然邦果蔬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双方充分发挥各自在种植、加工、销售方面的优势,强强联合,实现双赢。”梁其安说。
山东五棵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德增,也是唐家店子村党支部书记,先后获得潍坊市农民工之星、山东省“担当作为好书记”、齐鲁乡村之星等荣誉称号。2016年4月,他发动107户村民主动入股成立了五棵松果蔬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现代农业。“五棵松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初期,我们效仿其他地方发展大棚瓜菜种植,但由于起步晚、种植技术相对欠缺,外部市场竞争激烈,收益并不理想。社员们开始动摇,有的直接提出了退社的要求。”张德增说,五棵松和自然邦的合作恰逢其时。
联合社规划1100亩土地,建成100多个大棚,拥有博士级专家3名、电子商务运营专家5名,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联合打造了 “番茄王国共享田园综合体”,黄金籽迅速成为天猫、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的番茄销量冠军,年营业额达1500多万元,带动100多农户增收致富。在此基础上,又不断加大投入,在园区增设儿童乐园、亲子草坪、蔬果采摘、野外宿营等项目,一举成为国家级3A景区。2020年初,联合社投资50万建设了“电商+直播基地”,将50位村民培养成小网红直播带货,带动60余户村民实现自主创业。
工会搭桥,劳模协作。潍坊市劳模、红河镇庄皋村村党支部书记、昌乐县益农瓜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陶国东,也成为引领致富“领跑者”。他借势借力,种植“黄金籽”西红柿和不嫁接的甜瓜,让每个大棚年收益达到10万元。他流转300亩土地建立庄皋精品果蔬基地,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采摘等新产业,打造农业新业态,吸引陶国涛、毛连红等6对在外创业的夫妇回到家乡发展农业,20多个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让更多的群众致富增收。
一个劳模一块田,三个劳模闯片天。昌乐县总工会实施的“红韵暖家劳模情”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持续引发着人才聚变效应,动员越来越多的劳模工匠献身农业、躬耕乡村,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光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