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记者 叶小钟 本报通讯员 魏莱 来穗宣
阅读提示
今年,982名特殊技能、特殊艰苦行业一线从业人员在广州入户,比去年增加7%。日前,广州为这些一线从业人员发放入户人员信息卡。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地区,在城市务工期间努力提升技能、掌握新本领,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眼中的工匠爸爸,在钢筋工事业上刻苦钻研、技艺精湛,去年成为了央企的一名正式员工,还成功申请了广州市集体户口,把我和哥哥从湖南老家接到广州来上公立学校……”日前,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百场宣讲进工地”活动上,尹嘉诚小朋友开心地分享了他的故事。
今年11月3日,广州为2021年度广州市特殊技能、特殊艰苦行业一线从业人员积分制入户工作发放入户人员信息卡,尹嘉诚的爸爸尹喜元就是其中一员。据悉,今年有982名特殊技能、特殊艰苦行业一线从业人员在广州入户,比去年增加7%,具有行业工种丰富、原户籍地分布广、综合素质高等特征,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切从“留下来”开始
年近50岁的尹喜元来自湖南衡阳的一个小乡村,年少时家庭贫困没能完成学业,20岁左右便外出务工,2011年来到广东。“因为没有什么文化,只能在一些建筑工地做苦力,夏天绑钢筋时经常把手烫出水泡。”尹喜元说。
正因为如此,尹喜元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在工地上务工多年,他逐渐感受到了行业的变革,以及对人才的需要。由于工地上画图、建模都需要用计算机软件完成,尹喜元挤出时间读夜校,补追专业知识。凭着吃苦耐劳的韧劲和进取精神,他在2010年5月入职中建四局一公司,从事钢筋翻样的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