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职场人士在职场拼搏奋斗,总有一天会走上管理岗位。作为管理者,学会有效授权,是成为一名合格管理者的必备项。
所谓授权,就是对职权的再分配,即在分配工作的时候,赋予下属相应的权利,准许下属在一定范围内调度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在工作中,允许下属自行做出决定,以达成任务。
我们将分两期谈谈主管如何对下属有效授权。
一、授权 ≠ 弃权
授权不是弃权。授权并不意味着主管从此就可以撒手不管了。如果主管在授权后不加以控制;那么轻则会影响公司绩效的完成,重则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授权管控的方法有:目标导向法、心理接受法、适时调控法。
1、目标导向法:指将目标分解,根据设定的绩效标准分段检查。同时接受委派的员工必须定期向上级主管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进程的重大事项进行说明,保证授权是沿预定轨道前进。
2、心理接受法:指主管务必摆正心态,让部属大胆去尝试,对部下的轻微错误抱有宽容态度。尽量不干涉下属的具体工作,让部属不再有授权就是控制的感觉。
3、适时调控法:指部门主管根据下属的现实表现,对授予其的权力进行调整。例如,当下属业绩突飞猛进时,主管一定要适时奖励,对其表现好的方面予以充分肯定,对不足方面提出意见和指导,同时再配以相应的物质奖励,下属的工作就会得到助推,干劲就会更足。而当下属行为已远远偏离原来轨道,甚至给公司造成了严重损失时;或下属能力太低,根本无法完成任务时,主管这时应立即撤回所授权力,以免造成更大工作损失。
二、授权 ≠ 拍肩膀
看似贴心鼓励的“拍肩膀”、“好好干”,在实际工作中,其实是苍白无力的。这是因为缺乏明确标准界定和公司资源支持的空洞鼓励,往往会使员工从授权之初的豪情万丈到无所适从,最后心灰意冷。其工作结果自然也就与上司的期望相差甚远。
1、授权标准的明确:主管必须给受权者制定明确无误的任务目标,说明授权范围和限度,任务截止日期和验收标准,以及对其的期望。
2、授权范围的落实:主管授权时必须给受权者全面的调用人、财、物、信息等的权利。帮助下属弄清楚完成任务的条件,以及所要涉及的部门、人员。使其明确哪些条件是授权者可自已创造的,哪些是要由部门协调的。为方便行事,授权通告的公布是必不可少的。
3、工作经验的分享:为避免被授权者苦苦摸索工作窍门,主管在授权时需要对其面授机宜;向下属讲述完成任务时常采用的方法、程序、重点及关键环节、工作细节以及此项工作的最终目的等。
■特约撰稿 MS Q的共享课堂主笔 屈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