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8|回复: 0

全国首张矿用精 确定位系统安标证书落户中国煤炭科工常州研究院

发表于 2022-2-21 12:10: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中国煤炭科工常州研究院喜传捷报,成功取得全国首张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KJ1580J)安全标志证书。
煤矿井下空间受限、环境复杂,井下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井下人员的准确位置信息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地面北斗、GPS信号无法覆盖到井下,所以建立煤矿“井下北斗”精确位置服务系统至关重要。
2000年,常州研究院率先采用RFID技术,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套井下人员安全监测系统,实现了煤矿井下百米级区域范围内人员的位置感知。人员安全监测系统也成为煤矿安全六大系统之一。
20多年来,常州研究院持续深耕井下人员精确定位领域,立足国内外领先技术,研究基于“超宽带无线(UWB)、惯性测量单元(IMU)、到达时差法(TDOA)”等多源融合定位方法,将井下移动目标定位精度从100米精确到5米、再精确到优于30厘米,实现了井下人员位置信息从“工作面”精准至“工作点”的飞跃。伴随着每一次精度提高,常州研究院也不断刷新着行业纪录。

2021年8月,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发布了关于《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标志管理方案(试行)》《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技术要求(试行)》《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标志检验方案(试行)》的通知,向煤矿类企业提出了建设矿井人员精确定位系统的指导性意见。常州研究院精确定位团队敢为人先,历经四个月拼搏奋战,在国内率先完成了满足最新政策法规和最新行业标准的KJ1580J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取证工作。该系统不仅强化了人员的精准定位功能,更将精准定位技术推广应用到井下机车、采掘装备等各类作业装备,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3D-GIS技术,实现了根据井下实际地理环境构建“可视化、等比例三维虚拟矿井”的功能,以更直观的方式实时展示井下人员及各类移动装备的位置信息。此项成果进一步提升了井下生产的安全性,同时也为煤矿智能化开采提供了关键的基础设施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