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421|回复: 8

提高班组长“执政能力、执政素质”,改善班组长“执政环境”

发表于 2007-7-30 22:16: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夏老师,您好!

      按您的指点,作了如下修改。


      
       看到张家界工务段“勤婆婆”宠出“懒媳妇”的故事和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冶炼厂“别拿班长不当干部”的经验,忽然想起了中央电视台曾播出“别把豆包不当干粮”的电视剧,我们的一线班组长又何尝不象剧中那位村主任:责大权小、婆婆太多、难题成堆,是典型的”小媳妇“角色。现在一些企业执行力不高是班组管理水平上不去造成的,而这绕不开课题是如何发挥班组长的作用,提高班组长“执政水平、执政素质”,改善班组长“执政环境”。为此班组长强烈呼吁


            请”婆婆们“给”小媳妇“松松绑
    郑言
    大家知道,班组长既是承上启下的桥梁,又是员工联系领导的纽带。班组长是现场管理的核心人物,号称"零号首长"和“最小执行管”。班组长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到整个现场管理乃至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对于很多班组长来讲,从优秀的技术工人走向最基层管理岗位,很多时候不得不经常面对上级领导的批评、班组员工的埋怨。生产现场一天到晚忙得四脚朝天、晕头转向,可现场管理依然乱糟糟,不尽人意。生产任务完不成领导要找你,员工有情绪找你,效率、质量上不去也要找你。班组长手下少则几人,多则二十几号人,权力一根针那么大,却吃喝拉撒什么都要管;做事我行,管人、带人,让一群“乌合之众”顺顺畅畅完成工作可就很难办,也造成上级领导的指示、管理决策层层衰减,导致执行力低下。
    中国人有句话叫“婆婆太多”特别适合我们的班组长的境况,班组长是典型的“小媳妇”角色。婆婆太多,各有各的要求,一一满足的话未免也太难了,这样往往会让小媳妇无所适从,什么也做不好,客观上造成一些班组长不作为,有的最后干脆成了“甩手掌柜”。近日,笔者与山东胜利油田下属企业的一些班组长推心置腹地聊天,他们普遍反映责大权小,“婆婆”太多,是典型的”小媳妇“和“傀儡”角色,他们一致发出呼吁,希望婆婆们松松绑,放手让班组长施展拳脚。
       大家知道,虽然班组长只是区区一个小班长,但他最了解班组生产情况和班员技术特长、身体状况、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得按自己的“施政纲领”管理班组,安排班组工作。可一些上级领导经常大包大揽,直接代替班组长指挥生产,甚至遥控指挥,随意改变班组长的工作安排,有时“横插一杠子”临时抓走了班员,搞得刚干得半截的活散了伙,班长又要上去“救火”,亲自顶上去堵枪眼,自己还抱怨不得,屁都不敢放一个。
      一位班长朋友告诉笔者,有一次自己安排班员干某项活时,上级领导没有打招呼就把人叫走了,自己还不知道,过一会他过去检查验收时,发现现场一些设备零件拆得满地都是,人却不见了,自己只好顶上去,工作也耽误了,挨了批评不说,还无理可讲。这样一方面不仅弱化了班组长的管理,也极大地损害了班组长的自尊心和权威性。
      一位班长对笔者诉苦说,他有一次主持班会时,主管副队长正好列席会议。班长按自己的思路安排工作,正在眉飞色舞地讲解他的管理经和办法时,副队长不由分说,当场否决了班长的意见,认为应该如何如何云云,搞得班长脸胀得通红,造成班组长在班员面前很没面子,无意中削弱班组长的权威。有时由于工作小有失误,领导当着员工的面批评,搞得班组长很郁闷。“官大一级压死人啊”班组长常常这样抱怨。
      不仅如此,“婆婆”还不止一个,那一个“婆婆”的面子都不能不给,而且这些“婆婆”之间有时候还有矛盾,更是让“小媳妇”无所适从。正因为如此,班组长在安排工作时往往缺少底气,不敢放手管理,不能发挥员工的技术特长,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工作安排不下去,搞得班组长“头都大了”,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造成一些班组长宁愿当普通员工而不愿意当班组长。
笔者以为,“婆婆”不能放权“小媳妇”并不是有利害冲突,有什么不能调和的矛盾,而是“婆婆”的惯性使然,有不少婆婆就是班组长岗位上走上来的,是相互间关系协调不好造成的。因此,“婆婆们”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提高班组长“执政水平、执政素质”,改善班组长“执政环境”。
      一是放权又不放任,放手又及时引导,提高班组长的“执政水平”。就是要设身处地为班组长排忧解难,而不是横加干涉搞“一竿子插到底”,要赋于班组长必要的管理权,如工作安排权、奖金考核权等,只要正当的合理的办法、措施,就要让班组长“说了算”,即使班组长的安排不尽合理也要给班组长台阶下,用商量的口气进行协调、补位,以便于班组长更好地行使手中权力,充分发挥的"零号首长"的核心作用,保证顺利指挥生产,工作做到游刃有余,提高班组长的“执政水平”。
  二是做好班组长培训工作,提高班组长的“执政素质”。一般情况下,“婆婆们”管理经验比较丰富,要把自己的管理真经传授给班组长,提高他们的管理艺术、指挥能力、技术特长和自身修养,提高做班员思想工作的能力、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遇险应急处理能力和总结表达能力,努力做多面手,让班员心服口服。通过培训和历练增强班组长观念思维的超前性,讲话说理的条理性,安排工作的合理性,协调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提高班组长的“执政素质”。
      三是自觉维护班组长的权威,改善班组长的“执政环境”。在班组会等一些重要场合,婆婆们要充分肯定班组长的“治班之策”,对班组长的一些正确的做法给予肯定和表扬,给班组长“挣足面子”,遇到班组长出现一些工作失误,婆婆们要及时跟上去“堵漏”,消除不利影响,同时协调班组长与班员的矛盾,化解班员的不良情绪,做好“刺头”的思想工作,旗帜鲜明地为他们“撑腰”,改善班组长的“执政环境”。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仙河镇文明一区顾永强
电话:05468583430 13780770816 邮编:257237
审稿: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三采中心政工办   电话:054685840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31 22:52:58 | 查看全部

回复: 提高班组长“执政能力、执政素质”,改善班组长“执政环境”

顾老师,您好!我还在学习阶段,特别是要向您学习,希望多多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 16:13:53 | 查看全部

回复: 提高班组长“执政能力、执政素质”,改善班组长“执政环境”

谷老师,您好!

  我感到后面写不好,希望帮我改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 23:44:53 | 查看全部

回复: 提高班组长“执政能力、执政素质”,改善班组长“执政环境”

我感觉这个题目是挺好,但是又感觉是不是太大了?我也觉着不好写!想必你已经看到夏老师对我拙文的点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13:32:33 | 查看全部

回复: 提高班组长“执政能力、执政素质”,改善班组长“执政环境”

再修改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20:11:53 | 查看全部

回复: 提高班组长“执政能力、执政素质”,改善班组长“执政环境”

旺仔,你好!

  可能是我误读了。
  你的话让我感到惭愧啊。你连中三大元,也算班组天地头一回了。
  夏老师说,你要不是深入班组采访或者体会很深的话,写不出那样的稿子的。你的新闻意识值得我等学习。正如你所说,一方面我只图数量,不求质量,缺少精品意识,二方面我的新闻敏感性也不行啊,总感到卡不上点,跟不上你等的步啊。
  现在的境况是,自己写老师不录用,当然责任在我,只好悄悄地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做起了“小跟班”,这是硬撑啊。还有其他人批评,我也得撑着。以上也算是玩笑话。
  你现在是引领大家一起走。希望多提醒啊,有什么好线索多提示,写出初稿多指导,也让我少走点弯路。先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22:15:09 | 查看全部

回复: 提高班组长“执政能力、执政素质”,改善班组长“执政环境”

[QUOTE=澧水旺仔]顾,你好,刚才全文看过了你的稿件,个人感觉拼凑的痕迹还是比较重,没有谈出个人独到的体会,估计写作的时候也觉得挺不顺手。
   
其实我写的这篇稿件,并非完全强调上级部门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这句话:“长期以来,为了实现有序管理,也为了帮工班长“减负”,每月月初领工区都会给各班组下达一份《探伤作业巡回图》……”这就是说,上级也是为了帮班组长“减负”才有了如此的做法,毋庸置疑,如此做法肯定有其可取之处,毕竟在管理目的上车间与班组都是一致的,不然,也不至于事情发生后,车间也对班组长的做法觉得不可理喻。

可是为什么良好的初衷,恰恰让“减负”成了“增压”,这不也正是与个别班组长安于清闲、不思其政、与车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甚至造成制度“误解读”有着直接的联系吗?换个角度,也许就有了另一层新意。呵呵,班门弄斧了,以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吧![/QUOTE]
根据我的观察,企业里真正需要减负的是班组员工,班组长难做,没错。班员就好做了?更难!提到班组,总是提班组长,他们是重要,可班员呢?他们的人数更多,他们的委屈谁人知,谁人晓?他们可是2080里面的80,恐怕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他们的状况如何。技术不精,学历不高,长相一般,成份复杂,受到关注很少,往往“自生自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 22:42:45 | 查看全部

回复: 提高班组长“执政能力、执政素质”,改善班组长“执政环境”

文中虽然有些累赘的论述和句子,感觉其观点还是可取的,尤其是文中例子的确在许多企业存在。下载了,争取这期用。看得出,写类似主题的稿件并非顾永强强项,远不如写有关培训、教育的稿件来得顺手,这也属正常,人各有所长嘛,只是大家要客观对待此事,多些取长补短,少些妄自菲薄才好。看得出,大家评稿很积极,只是提醒被评的和评人的都要保持平常心、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3 09:08:01 | 查看全部

回复: 提高班组长“执政能力、执政素质”,改善班组长“执政环境”

我觉得顾老师很谦虚,其实你的新闻意识及新闻的角度都很新颖,另外还要学习你的勤奋和\"高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