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0|回复: 0

湖北襄阳保康县返乡创业“归雁”忙 乡村振兴添力量

发表于 2022-2-22 06:40: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讯 据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消息,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人社局把支持返乡创业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引导、培训助推、贷款支持等措施,让更多“归雁”返乡创业,更多群众家门口就业。
  在保康这片热土上,众多年轻人返回家乡,他们走进大山,奔走在田间地头、山乡小路,在时代的浪潮中,将向往和历练、见识与经验,化为一粒粒种子播撒在家乡的田地上,为收获幸福生活而创业耕耘。
  项目策划政策扶持让返乡创业人员吃下“定心丸”
  新年伊始,家住歇马镇欧店村的返乡创业者向冰冰,请来20多名帮手结合冬季田管,对中药材进行施肥,帮助中药材正常越冬和健壮生长。
  2016年,向冰冰决定从广东工厂辞职,回乡创业。回到家乡后的向冰冰,看到老家的土地抛荒心痛不已,她深知农村不缺劳动力也不缺土地,缺少的是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于是,她决定用在外打工学到的中药材种植技术,带动当地村民一起致富。
  说干就干,回乡当年,向冰冰就开始试种苍术和白芨。试种成功后,第二年又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种植了七叶一枝花、皱皮木瓜和油茶。
  遇到种植上的问题,她就通过网络自学,或到外地去咨询有经验的中药材种植大户,不断充实自己的中药材种植知识。如今,她的中药材种植规模已扩大到150亩。
  2018年,向冰冰成立了保康县宜菲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18位村民常年固定在药材基地务工。除去种植成本和工人工资,她每年纯收入可达20多万元。
  从药材种植的小试牛刀,到连片成规模的种植,向冰冰之所以敢大胆闯,得益于保康县人社局推出的“百名返乡农民工致富带头人培养工程”。该工程将向冰冰在内的全县302名返乡农民工作为培养对象,围绕茶叶、烟叶、菜蔬、药材、养殖等产业特点,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项目策划、实用技能培训、政策扶持等,不仅让返乡创业人员吃下“定心丸”,还辐射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也为更多返乡创业者提供了样本。
  创业担保贷款加持创业人员有底气
  乍暖还寒,春意渐浓。走进马良镇紫阳村邹涛的温室大棚,暖意融融,村民们正忙着平整菜畦、运苗移栽、覆土浇水……为辣椒、西红柿幼苗“安家”。
  夏季,走进邹涛的温室大棚,蛙鸣声不绝于耳,这里就是邹涛打造的“蛙稻共作”种养基地。进入冬季,为了资源充分利用,邹涛对大棚进行了改造,变成了蔬菜大棚。
  邹涛今年39岁,2018年,他为了照顾家人决定返乡创业,种植无公害大米。一次,他在网上看到了“蛙稻共作”的种养模式,于是就去武汉学习。
  第一年蛙稻种养发展了三亩地,由于技术不过关,没赚到多少钱,资金周转也出现了问题,跑了多家银行也贷不到款。正在他为资金发愁的时候,保康县人社局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来到了马良镇。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去咨询了相关政策。
  在了解到邹涛的实际情况后,保康县人社局办理创业贷款业务的工作人员,向他推荐了20万元免担保的贴息贷款。这笔贷款很快就办理成功并打入邹涛的账户,缓解了他的资金压力。
  通过一年的探索,邹涛逐步掌握了种养技术。加上资金支持,第二年他把规模扩大到13亩,除去各项成本投资,一年下来纯收入达到25万元。
  邹涛的成功引起了村民的关注,他准备成立合作社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发展“蛙稻共作”,提高经济收入。
  2021年,保康县人社局共受理审批创业担保贷款申请1541笔,金额达3.12亿元,扶持1541名创业者成功创业,带动就业1314人,全力为和邹涛一样的创业者“保驾护航”。
  “归雁”变身“领头雁”领飞创业致富路
  保康县长年在外务工人员有5.1万人,大多集中在上海、广州、深圳、东莞等地从事电子、物流、建筑等行业工作。如今,回乡创业的政策为创新创业提供了便利,众多回乡创业的成功案例,更是坚定了一部分人回乡创业的决心。
  为了让返乡后的人员留得住、能致富,保康县人社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服务发展大局,研究、收集、整理上级部门、行业部门的支持返乡创业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了《“百名返乡农民工致富带头人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党委主导、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通过整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加大对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创业项目支持力度,完善“快办落实”“风险防控”“跟踪服务”等工作机制,采取“1+5”的创业服务模式,即推荐一个创业项目,落实一处经营场地,提供一笔创业担保贷款,指定一名创业导师,开展一系列配套服务,确保返乡创业项目发展好、有实效。
  与此同时,积极探索人才开发新路径,大力加强本土人才回引。全县呈现出人才回流、技术回乡、资金回流的“集合效应”,“归雁”群体已成为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
  2021年,全县已经在餐饮、种植、养殖、深加工等方面涌现出了80多名致富带头人,直接带动周边360余人就业,累计创造产值3500多万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