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74|回复: 1

响当当的金牌员工——记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六公司工人技师黄梅英

发表于 2011-3-22 07:42: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25年前,黄梅英是这个细胞里最小的细胞。她只有16岁,身体娇小而单薄,风一吹就要倒的样子。如今,她是中国铁建、四川省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工人技师,响当当的金牌员工。《工人日报》、《中国铁道建筑报》等报刊网站报道了她的事迹,中央电视台《当代工人》栏目主持人对她进行了现场采访,向全国作了直播。她,正是中国铁建本系统响当当的人物。

一路高歌

1986年底,黄梅英到中铁养马河桥梁厂当了钢筋工。但他虚心好学又吃苦耐劳,她只用二个月时间,便掌握了别人需要一年才能掌握的技能。

1987年,黄梅英开始钻研钢筋制作配料知识,这项工作专业性极强,集多门学科与综合技能于一体,尤其需要全面掌握金属膨胀和抗疲软方面的知识,对不同材质的参数需烂熟于心。各类型号的钢筋在她的手中,像扭麻花一样,金属构件的疲劳伸长度、三维空间准确尺寸从不超过允许误差。

1993年,黄英梅当上了钢筋班班长。其间,她参加了包神、南昆、西康等铁路等重点工程建设,每到一个项目,她都带领班组职工出色完成生产任务外,为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降低责任成本做出了贡献。

2001年,公司担负了西部开发十大重点工程之一,重庆市跨座式轻轨交通PC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任务。这项技术在国内属于首创,全世界只有日本等几个发达国家拥有,这种梁,既是梁,又是轨;既承重,又导航;既有直线梁,又有曲线梁,还有复合型梁。在国内属首创,在国际上也只有日本等几个发达国家拥有。轻轨pc梁预埋件复杂密集,线形多变,科技含量极高,具有高、精、尖、特的特点。工程刚中标后,黄梅英被点将上阵。甲方要求公司在一个星期内生产出第一榀梁。生产传统铁路桥梁的钢筋制作误差是5毫米,而PC梁是2毫米,高精度和快速度的要求,使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她在熟练掌握PC梁图纸的情况下苦练内功,在不可控中寻找可控的规律。这期间,她的手和胳膊练肿了,手不能握成拳,饭碗也端不起来。PC梁的钢筋制作相当一部分要迎面翻转掰筋,有时她正全神贯注地制作时被翻转的钢筋打得鼻清脸肿,仍然无怨无悔。黄梅英带领的班组优质快速完成987榀梁钢筋制作任务,梁总长达20公里,不仅合格率100%,而且优良率100%,突破了质量“双百”大关,在国内国际桥梁建筑史上罕见。该工程先后被重庆市评为“三峡杯”优质结构工程奖、重庆市政工程金杯奖、全国市政工程金杯奖、国家优质工程银奖和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最高奖。黄梅英功不可没。

黄梅英先后参加了中铁建工厂局、中铁二十三局集团、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和四川绵阳市职工技术比武8次,每战必胜,共获一等奖3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她撰写的《减少钢筋调直机调直误差》和《钢筋弯曲机成型挡板改进方法》等论文在报刊发表,被上级评为优秀论文奖。本人先后被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铁道部和中央企业团工委授予“十佳技术工人”、“‘三、八’红旗手”、“学习岗位明星”、“全国铁路先进女职工”和“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7年,被评为四川声省“劳动模范”。2007年11月,黄梅英代表中国铁建,参加了由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2007年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钢筋工比赛,她不畏强手,沉着应战,过关斩将,最终以全国第二、女工第一战绩而夺得金奖,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破格晋升为高级技师。

勤学苦练

如今,黄英梅的钢筋制作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986年底,初中毕业仅有16岁的黄梅英,踏上了连男职工都不愿上的钢筋加工操作台。由于年龄小,身体弱,加之文化程度不高,对于这项不仅需要体力,而且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她却显得束手无策。刚弯制钢筋时,双手爬满了血泡,夜深人静时,她难眠过,哀叹过,甚至流过泪。有人劝她改行干轻松活,她却回答说:“工作再苦再累也要有人去做,自己不干,别人也得干,我决不能在困难面前低下头来。”为了提高技能,她利用星期天,只身一人专程到50多公里的成都购买了《钢筋制作工艺》、《钢筋绑扎技术》、《工艺制作大全》等相关书籍。从此,饭后余暇,别人打牌看电视,她分秒必争,书不离手。为攻克难关,她苦练内功,每天提前上班。由于黄梅英学而不厌,从识图入手,举一反三,长进特快。每学完一个章节,都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试验。上班时还虚心拜能者为师,对技术精益求精。别人下了班,她却仍在操作台上反复练习一天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直到完全熟练才肯罢休。经过两个多月的刻苦学习和钻研,便掌握了别人需要一年才能掌握的全部技能,能识别所有的工艺图纸,成为钢筋制作的行家里手。由于她技术过硬,群众威信高,上班不到四年就竞选当上钢筋班班长,成为当时中铁养马河桥梁厂50余个班组中工龄最短、年龄最小的班长。

重庆轻轨PC梁刚开工时,由于梁体精度要求比普通梁高,黄梅英一边学习新的工作内容,一边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凭着一股勇气,带领班组成员苦练钢筋弯曲制作的精度,点滴示范,言传身教,每天都工作十小时以上,浑身疲惫到了极点,常常累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头痛相伴。员工们劝她歇一歇,可她为了公司的荣誉,为了尽快打出第一榀梁,客服重重困难,带头苦练技术,终于将钢筋弯曲误差控制在了2毫米以内的超标准水平,受到领导、业主、监理以及日本桥梁专家的一致好评。

2004年的一天,黄梅英在PC梁施工中又遇到新的难题要攻克进,突然接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儿子在养马河胳膊摔成骨折。一种没有尽到母亲责任的愧疚感油然而生,黄梅英偷偷黯黯流泪了,并写好了第二天回家看望儿子的请假条。可第二天她咬咬牙,毅然把假条撕了,继续奋战在争分夺秒的火热工地。据粗略估算,一榀PC梁需要4吨钢筋,黄梅英亲手参与制作了5000多吨的钢筋,加上以前传统铁路梁的钢筋制作,一双女人的手,就这样足足让10000多吨钢筋按图纸改变了模样,融入了祖国的铁路和公路,那高耸的桥墩,那延伸的桥梁,就象千万个黄梅英顽强的双肩,托着共和国的车轮在千里线上飞奔。黄梅英用付出、用奉献、用牺牲为共和国的建设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百花开放

企业将黄梅英精神总结概括为“四种精神”,一是“志存高远,勇挑重任”的奉献精神;二是“勤奋学习、苦练技术”的钻研精神;三是“爱岗敬业、甘于平凡”的牺牲精神;四是“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公司党委做出了向黄梅英同志学习的决定,制定了《开展“学习黄梅英勇夺金牌精神,培养优秀品牌员工”建塑活动的实施方案》。公司专门召开了黄梅英先进事迹表彰大会,号召全体员工向她学习。于是,轰轰烈烈的学习活动在公司上下全面展开。

通过学习黄梅英,提升了员工的自觉学习能力、工作履职能力、自我超越能力、克难攻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公司上下励精图治,获得了大面积丰收,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大家瞄准“集团一流公司,国内同业前茅”的发展目标,推行“做专、做精、做绝、做强”发展战略。2010年公司经营承揽、施工产值、利润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员工工资大幅增长,安全质量等级事故为零。其中重庆轻轨项目单月生产60榀PC梁,创10年记录,被重庆市通报表彰。魏家峁项目部被业主评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甘肃输油管道项目在全线9个标段中连续三次综合评比第一。贵广项目被业主评为全线唯一的标准化工地。金六项目大桥施工战胜了溶洞、流沙等复杂地质,为全线通车开辟了道路,业主发来了贺电。石武轨道项目不仅创造了四个月拿下63公里无砟轨道施工的奇迹,还攻克了世界最长无砟轨道Ⅱ型板高铁隧道施工难题,受到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和武广公司的高度评价。石武六项目部提前完成轨道板预制工作,在公司综合考核中连续三个季度名列第一。青岛胶州湾环湾高速公路工程,提前两个月竣工通车。公司项目部,散落在祖国东西南北、高山峡谷河流沙漠,工程含盖市政、公路、铁路、西汽东送,含盖管道、桥梁、隧道、轻轨,安全管理始终做到有序掌控,全年未出现一例等级以上事故。企业效益也有了大幅提高,在建项目 15个,赢利项目13个,向“消灭亏损项目”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综合收益率比上年提高1.8%。(蔡崇金 王长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1 16:12:0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