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77|回复: 0

厦门市总工会召开数字经济劳模座谈会

发表于 2022-2-25 13:40: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讯 2月23日,厦门市总工会召开数字经济劳模座谈会。市总工会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陈幼萍,市总工会劳动和经技部负责人参加会议。20名来自生产一线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劳模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议题各抒己见,为工会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数字化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很多传统产业主动拥抱数字变革,在生产过程中加入数字化手段,节约人工成本,提高业务效率。正如全国劳模、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国网电力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陈国信所处的电力行业,通过无人机安装取代工人高空作业,有效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降低遇事风险。诸如此类的优秀案例还有很多,但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的边界不止于此。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中心培训总监、高级技师郑龙枝建议,工会可以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等形式,为传统产业和数字产业交流合作搭建桥梁,还可以通过开放式的交流研究,进行成果分享,突破行业局限。
  福建省劳模,来自科技谷(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吴炎泉在此次座谈会上提出,不仅是传统产业需要通过与新型产业的交流获得刺激和驱动,新型企业也需依靠传统产业力量,通过重组现有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匹配供给和需求,从而推动新业态、新模式产生。
  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产品专家王开辉针对数字经济时代下工会服务方式的转变提出了一些看法:工会作为职工“娘家人“,也要积极顺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变化,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用数字化方式便捷高效地解决基层工会和职工遇到的问题,为人才带来归属感。
  在人才储备方面,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工程师林功师建议通过完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为数字化领域输入源源不断的技术储备力量。省劳模、厦门市知识产权局二级研究员林志坚也建议,工会多组织群众性的数字化体验活动,鼓励公共数字资源向社会开放,提升全民数字素质。
  在人才培养方面,全国劳模、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高级技师冯鸿昌指出,建议工会完善特殊工种技能人才技术等级的评定体系,同时对于优秀的数字技能人才,给予适当奖励,提高社会认可度和参与度,激励更多数字工匠脱颖而出。
  市总工会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陈幼萍表示,下一步,市总工会将强化示范引领,发挥数字经济领域劳模、工匠人才“智库”优势,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深化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和创新成果转化,为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搭建交流平台,探索建立数字经济产业链劳模工作室联动机制,定期举办沙龙、论坛、座谈等,加强行业之间、产业之间和业态之间的交流互动,为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提供新路径;加强人才培养,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聚焦数字经济领域重点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通过竞赛选树一批“数字工匠”,培养高素质数字工匠人才队伍,不断推动数字经济产业转型升级,为厦门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城市注入强劲动力。
  据悉,为助力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实现2022年首季度“开门红”,市总工会于近日启动实施“数字工匠赋能提升行动”。活动紧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主攻方向,首季度将开展港机远程操控技术技能竞赛,并通过“寻找数字工匠”活动,挖掘选树一批数字人才,深化数字经济领域劳模(职工)工作室建设,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