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68|回复: 1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员工"乐业"先得让员工"安居"

发表于 2011-3-22 23:07: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房价高企的现今,工作在沈阳远大企业集团的员工们却不用为买不起房、居者无其屋而烦恼。原因在于,对于中等收入的企业技术、销售和生产骨干,该集团利用公司的经济优势建造经济适用房,用成本价卖给员工;对收入较低的外来务工人员,为他们建造廉租房,每户每月只需交100元左右的租金即可居住;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则为他们免费提供单身宿舍,工作5年后可以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

  该集团党委书记贺先文告诉记者,企业将员工们的最大之忧解决了,“安居”了能不“乐业”吗?这劳动关系能不和谐吗?

  “仁义对员工,和谐谋发展”

  沈阳远大集团是一家拥有1.7万多名员工的大型民营企业,主要生产幕墙、电梯、风电设备等。虽然是民营企业,但集团有健全的党组织、工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扶贫帮困送温暖、各种文体活动应有尽有。员工们笑称,各种福利待遇比一般国有企业还要好。

  董事长康宝华很少待在办公室,大部分时间在车间转。2006年,在车间、销售、技术开发等部门转来转去时他发现了问题:很多员工在谈论住房问题,开发商卖的商品房太贵,买不起,政府提供的保障性经济适用房他们又没资格买。

  康宝华曾是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工人、销售员,多年生活工作在基层。他非常清楚,企业要想健康发展,靠的就是生产、技术、销售骨干,如果这些人天天在为住房发愁,又怎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呢?企业又怎么能健康发展呢?不解决他们最大的困难,也不符合“真实做事,诚实待人”、“仁义对员工,和谐谋发展”这一企业文化理念。于是,康宝华决心要通过各种办法,为员工解决住房困难。党委书记贺先文告诉记者,他们帮助员工圆住房梦,也是要用这种办法拴心留人。

  远大集团1万多名员工中,农民工占了大约52%,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17%,这里边还包括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集团了解到,这些农民工、专业技术人员正是住房最困难的群体。

  成立置业公司专门解决住房难

  2007年初,沈阳远大企业集团又多了一个新机构:沈阳远大置业有限公司(现改为房地产有限公司),成立这个公司的目的只有一个,解决员工的“住房难”。

  置业公司的一期工程是2007年10月开工的“远大家园”,8.5万平方米,850套住房,按成本价出售。

  何宏智是置业公司的副总经理。他告诉记者,为降低成本,保证质量,让员工少花钱购房,他们真是做到了千方百计。根据康宝华提议,由最后确定的购房员工民主推荐10人,成立“建房监督委员会”,包括招标选施工队伍、选择建筑材料及门窗等,“建房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

  “远大家园”一期内网的水、电、煤气等管道安装,由沈阳远大企业集团自己施工,这样,又节约了一笔资金;开始施工时,由沈阳远大企业集团垫资一亿多元,发生的利息也全部由企业承担。

  2009年4月,一期工程结束,全部按经适房成本价卖给员工。

  第一批购房的绝大多数是未成家的年轻人,就是一些大学毕业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买房几乎人人需要贷款,总贷款额约4000万元。因为贷款额太大,银行不敢轻易放贷,银行提出需要远大企业集团作担保。何宏智找到康宝华,康宝华二话没说,当即表示同意。

  随后,工程顺利完工,验收合格,所有购房员工人人满意,850户购房员工陆续顺利入住。为此,沈阳远大企业集团贴进去1000多万元。

  2010年10月,“远大家园”二期开工,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住房1067套。

  贺先文告诉记者,对于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特困户而言,即使成本价他们也买不起,为此集团准备给这一部分员工建廉租房,每套房30平方米,租金每月100元。

  据介绍,“远大家园”工程总共4期,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这4期工程干完了,远大员工住房难问题就基本解决了。”贺先文说。

  “总乐呵呵的是因为没什么愁事”

  方案员郭靖每天上班都是乐呵呵的,干起活儿来也是乐呵呵的,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是乐呵呵的。他说,总乐呵呵的是因为没什么愁事。

  2008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郭靖被远大录取。于是,他和女友一起来到沈阳。刚到远大时,工资是每月2000多元,很快涨到3000元,还有“五险一金”,年终奖,这一切都让他非常满意,郭靖唯一犯愁的就是住房。应聘时他就知道远大在建“福利房”,可他不抱希望,因为工作时间太短,他认为他不会有这个待遇。因此,他和女友满沈阳看房,转来转去灰心了,房价高买不起,父母都在农村,让父母帮忙出钱买房,一点可能都没有。

  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好事来了。首批按成本价售房优先售给生产、技术骨干,由各分公司推荐,郭靖做事认真、扎实,领导认为他是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于是,郭靖被推荐上来。首付9万元,贷款18万元,他只花了27万元就拥有了一套93平方米的住房。去年6月,他和女友走进了婚礼殿堂。

  “我的同班同学中,我是第一个有住房的。”郭靖对此非常自豪。他的日常工作就是面向欧洲国家报投标方案,每天他都通过各种渠道研究欧洲一些国家的情况,尽量提供既能中标又能让公司获益的报价。

  今年27岁、山西中北大学包装设计专业毕业的李晓鹏,2006年毕业时应聘去了沈阳一家国有企业,每个月工资仅1000多元,后来他“跳槽”到了沈阳远大,工资几乎是那家企业的3倍,而且第一批按成本价售房名单里也有他,2009年5月,他一结婚就住进了自己的新房。

  到远大一年多就有了住房,这让李晓鹏对远大充满了感激,他现在没有任何后顾之忧,成天想的就是怎么把工作干好。生产环节,研究怎么创造更高效益;销售环节,研究怎样少花钱。过去向客户发货用的包装物是塑料,后来新的包装材料拉伸膜出现了,他建议采用新材料。使用新材料,发一个工程的货就可节省1万多元。他还建议实行包装材料修旧利废、重复使用等,给公司节省了不少成本。

  父母都在农村、今年只有24岁的技工学校毕业生王洋也是首批获得了按成本价购房。他对记者说,这个后顾之忧一解决,心情好了,干活踏实了,他甚至觉得自己比以前聪明不少。他操作的是数控铣床,加工部件时需要自己编程、画图。现在,即使休息了,也找张纸画画或搞搞编程计算什么的,加工质量也不断提高。他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远大向美洲一个国家投标幕墙的一个样件就是他加工的,这可是代表远大水平的。

  贺先文说,让员工“乐业”先得让员工“安居”,这也实现了双赢——员工赢,企业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3 13:04:0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