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26|回复: 0

让工匠开讲“第一课”的风尚持久不息

发表于 2022-3-1 13:10: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余清明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冬奥 会赛场内外,有多少机器人在服务吗?”2月17日上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的讲台上,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工匠”获得者卢秋红刚一开场,就吸引了孩子们好奇的目光。(2月23日《工人日报》)

上海市徐汇区总工会负责人表示,在推进劳模精神进校园的进程中,努力让劳模、工匠等先进人物成为促进学校五育并举、德育引领、智育为本、劳育为基的编外教师。

劳模、工匠是广大劳动者的杰出代表,是大众学习的榜样。随着社会进步,尊重劳模、工匠的氛围也日渐浓厚。比如,每逢五一劳动节,有的地方就将劳模和工匠的事迹在文化宫、城市广场等繁华地段集中展示,方便市民参观;有的地方将劳模和工匠的事迹“嵌进”公交站台灯箱,全天候吸引过往市民的目光。相比之下,将“工匠登讲台”列为校园“开学第一课”,更进一步扩大了“劳模、工匠效应”。

工匠登上校园“第一课”的讲台,本身就体现了政府对劳模、工匠的尊崇,有利于向学生传递“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正能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再则,与将劳模、工匠的事迹挂在墙上和灯箱相比,让他们与学生“面对面”讲述自己亲历的奋斗故事,同时与学生互动交流,无疑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更容易让人入脑入心。

时代呼唤更多的劳模、工匠,社会进步离不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持续焕发劳模、工匠的“头雁效应”,就需要营造和保持宣传劳模、学习劳模的良好氛围。我们为“工匠登讲台”这样的“开学第一课”叫好,同时希望更多的劳模和工匠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让全社会崇尚劳模的风尚持久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