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回复: 0

许启金:“在调研中了解职工所想和企业所需”

发表于 2022-3-3 13:02: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工网
        “我要把奥运精神带到工作中。”前不久,全国政协委员、国网安徽宿州供电公司输电带电班班员许启金,作为火炬手光荣地完成了传递冬奥火炬的任务。
  除了在野外巡线、在铁塔上检修、在导线上带电作业等日常工作,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许启金还抓紧调研,以期将职工和企业的关切写进提案。
  从“门外汉”成长为高级技师、技能专家,许启金坚守在生产一线40年,以“钉钉子精神”为有志于成长、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年轻人树好了榜样。“希望多调研,理解职工所想和企业所需。”2018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以来,许启金持续关注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
  去年全国两会后,许启金参加了安徽省政协总工会界别赴安徽阜阳技师学院、阜阳供电公司的实地调研,了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特别是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很多地方的校企合作已经起步,模式和制度在逐步完善。”许启金说,“不过,制造业产教融合的推进还不够深入,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和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例如,企业车间里普遍都用上了数控机床,自动化程度很高,但在一些开设了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教学设备还很老旧,这阻滞了学生的学习实效。”
  为了深入了解校企合作情况,许启金专门调研了安徽师范学院、安徽省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紫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省宿州市佳力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公司等院校和企业。每当了解到好的合作模式,他都会详细记录下来。
  “新型产业工人需要适应企业和时代新的发展趋势,对职校学生来说,在校企合作中锻炼是提升技能水平的重要机会。”在许启金看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企业非常期待“年轻血液”的加入,也越来越多地从职业院校毕业生中招收新员工。
  许启金在调研中发现,企业凭借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的责、权、利还不明确,产教融合激励政策未落实到位,企业参与产教融合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职业教育在师资力量、课程内容、实训设备等方面普遍滞后于企业已有的技术水平和设备装备水平;行业企业办学投入意愿尚不强,投入能力仍不足。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能靠‘等上门’。”许启金说,很多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并不紧密、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合作“走走停停”,影响了技能人才的前期培养。
  作为产业工人,许启金的每份提案都饱含来自企业一线、工厂车间、校园课堂的期许。今年的全国两会,他将就“现代学徒制”项目的支持政策、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激励、“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标准等建言献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