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03|回复: 0

多流多节点模型 准确识别碳足迹空间转移

发表于 2022-3-3 17:03: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健高 通讯员刘佳 李俊杰)2月2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谢克昌院士、田亚峻研究员带领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取得的最新关于识别我国省际煤电产业链碳足迹空间转移的研究,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清洁生产杂志》上。

  田亚峻介绍,科研团队采用最新提出的GIS-LCA方法,以我国煤电产业链为对象,构建了以中国行政省区为空间节点、电煤和煤电为基础流的多流多节点模型,准确识别了碳足迹的空间转移。

  在“双碳”战略下,开展基于空间的碳足迹研究对于精细识别隐含碳的空间转移、碳的溯源、明晰碳排放责任非常重要,对于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等意义重大。

  田亚峻表示,该研究以2016年数据为例,发现电煤流在运输阶段造成了约1.2亿吨CO2eq的省际碳足迹(主要是煤炭开采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转移,其中约8.1%在输电阶段又发生了二次转移。煤电流在输电阶段造成了约6亿吨CO2eq的省际碳足迹(主要是煤炭发电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转移,约占煤炭发电碳排放总量的15%。

  碳足迹溯源揭示出,随电煤流转移到北京的碳足迹中约70%来自山西,从而准确地识别了山西能源对北京的贡献程度;电煤流碳足迹在二次转移中出现了“回流”到原产煤省,以及两产煤省“互流”的现象,暗示煤电相互博弈的复杂局面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