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农民劳务工走进“春天里”
王道玉
1988年刚刚20岁的岳进步怀揣着梦想从老家安徽阜阳来到安徽淮北矿业朱仙庄矿采煤三区二班当上了一名采煤农民工,他也是较早的一批的农民工。20多年以来,岳进步不仅在矿上安定的工作生活下来,还成为了采煤技术能手。更令他感到幸福的是去年在矿上购买了一套80多平方楼房,圆了楼房梦。
其实,在岳进步身上所体现的只是朱仙庄矿近2000农民劳务工的缩影。“刚到煤矿工作的那会,最让家乡的父母揪心的是安全,好几次父母劝我让我回家种地,可是我都没有答应,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实现做一个城市人的梦想”岳进步告诉笔者。近年来,该矿不断加大对安全的投入,尽最大努力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投入巨资大力推进综采机械化、综掘机械化,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安全生产也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1997年按照当时淮北矿业的有关规定,企业按照职工本人意愿与他们重新签订了劳动合同,也就在那一年,岳进步成为了单位的一名劳动合同工。“甩掉了农民工的帽子的那一天,我和单位几个同事(也是农民工)兴奋的一夜没有合眼,因为被别人称呼为农民工,或多或少有歧视感觉”岳进步说。在“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的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这个矿不仅在薪酬上和其他职工享受同等待遇,同时,还积极利用国家有关政策,从2004年起为农民劳务工建立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从2005年按照普惠制的原则率先实施补充养老保险,即年金制度。在改善农民劳务工的各种待遇的的基础上,矿上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职工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还在基层单位设立了职工书屋,购置了大量的科技、文化以及专业类书籍对员工的培训实现了多元化。大规模的培训和技能考核使一批原来的农民劳务工脱颖而出,成为岗位能手和技术尖子。综采区22岁的劳务工任明轩2007年进矿,连续多次被矿上评选为“青年岗位能手”。“掌握了过硬技术,让咱劳务工腰板更硬,生活有尊严,工作有地位”任明轩感慨万千。
“有为你就有位,谁有本事让谁干”目前,该矿劳务工(含以前的农民工)不仅在薪酬、待遇上与其他员工一样,在提干上也享有同样的待遇,目前在该矿,井下一线劳务工班队长约占一线班队长总数50%以上。
“免费体检、生日有礼物、带薪年休假……”朱仙庄矿这种以人为本,体现对农民劳务工关心和爱护的措施还有很多。目前,该矿80%以上的劳务工购买了房子或住进矿上分的廉租房,部分劳务工还购买了私家车,真正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