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任靖)“不是985、211?不要!”“超过35岁?不要!”“女生?不要!”——招聘信息中的各种就业歧视信息屡屡见诸网络。
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日前发布的两会青年期待调查,存在性别、学历、是否应届等就业歧视(68.0%)是受访者觉得在就业领域让自己犯难的事。
5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以及相关民主党派亦对就业歧视问题建言献策。
非985、211高校不要?
建议出台《反歧视就业法》 招聘严禁限定高校和学历
学历是进入职场的敲门砖,但不少求职者却因没有985、211高校的学历,而被心仪的公司拒之门外。
对此,民进中央建议招聘严禁限定高校和学历。应尽快出台《反歧视就业法》,以专门法的高度对学历、性别、年龄、地域等就业歧视问题做出立法规定,同时推动修改和完善《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对学历歧视和院校歧视等就业歧视进行定性,并明确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严禁招聘单位发布含有限定高校类型和学历歧视的信息,维护高校毕业生和其他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
全国人大代表张志勇则建议,针对有些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大企业招工中只承认985、211、“双一流”院校学历,一些地方对职业院校毕业生落户、子女入学等实施学历限制等导致社会上学历歧视的情况,组织、人事部门应建立学历歧视禁止清单事项管理制度,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用人中凡是触犯禁止清单事项的,一律予以责任追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