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中新社记者 李纯
中国如何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面对此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以“家庭友好”破题。在她看来,构建生育配套支持体系是一次系统性重塑,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概念”,不只是为生育阶段提供支持,更要通过政策强化家庭功能。
2021年7月,中国官方公布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中国的人口发展开启新阶段。
“这一次与以往生育政策调整不太一样,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贺丹指出,三孩生育政策的本质不是单纯规定生育子女的数量,而是重在凝聚社会共识,出台更多支持生育的有效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配套支持措施的落地情况是评价三孩生育政策效果的主要依据。
受到生活成本、受教育水平、新冠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人们的生育意愿不高。数据显示,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低于2.1的更替水平,近年来出生人口数量也在持续走低。2021年,中国出生人口连续五年下降,人口出生率为7.52‰,自然增长率降至0.34‰。
人口增速放缓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至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发达国家与一些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老龄化、少子化等问题。一方面,社会层面应当正确认识这一必然趋势,无须过度担忧;另一方面,国家层面要通过政策支持生育,放缓出生人口减少趋势,延长纾解问题的机会窗口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