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6|回复: 0

教培“转身”,找回教育本质

发表于 2022-3-7 14:00: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经历了一场“倒逼式”的变革之后,重庆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英语老师陈晓(化名)找到了一种“不错”的感觉。
  “双减”实施后,陈女士所在机构对培训服务进行了改造,开发素质课程,比如让小学员在科学实验探索中,接触并灵活运用英语元素。
  这种变化不仅受到学生欢迎,作为教师的陈女士也认同,她认为这改变了自己小时候经历过的“哑巴英语”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有好处。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中学副校长王晓梅表示,她期待这样的“华丽转身”。她说,教育培训行业应该回归到教育本身。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
  在过去半年多时间里,随着“双减”政策全面落地,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培训机构经历了一场剧烈变革。比如,按照监管的要求,陈女士所在的机构周末、节假日不能开展学科培训了。
  对很多教培机构来说,这是一个必经的、痛苦的过程,甚至事关“生存”。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的多名教培机构负责人表示,行业面临着家长退费、员工离职等压力,有的机构因此停业。
  陈女士介绍,她所在的机构对自身进行了及时调整,使得课程内容、授课方式都出现了较大变化,应试味儿淡多了。她强调,机构的这种变革经过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准,符合监管的要求。
  她坦言,自己小时候是为考试学英语,阅读强、口语弱,她所在机构以前的教学方法也主要是应对考试。调整后的素质课程有了全英文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来说是好事。
  王晓梅说,过去教育培训机构在传授知识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为了盈利往往讲究短、平、快,而忽视了育人、育心。
  “教育是多方面的,要教会孩子生存、成长、敬畏生命、热爱国家、关心社会等等。”王晓梅说,“教育培训行业既然也属于教育的范畴,就不能仅仅教授书本上的知识,也应该承担育人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