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西工人报
本报记者 郭倩
“林雪干起活来,说话不大声,她都听不到。”在中国船舶山西汾西重工电机股份公司电工车间,一提到林雪的名字,同事韩霞给出最直白的“好评”。其实,不只是林雪干起活来这样认真,该车间手工包裹班组的16名女职工都是如此的投入与认真。
来到该车间,最吸引人眼光的是从事手工包裹工作的女职工们。她们身着深蓝色工装端坐在工位上,一手握着线圈,一手绕着云母带、玻璃丝,一只只白手套如白蝴蝶般上下翻飞,真是赏心悦目。
手工包裹干的活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需要精神高度专注、谨慎认真。工作中,一排4个工位、4名女职工,只有绕线的声音,没有多余的话语。她们的脑里、眼里、手里,只有翻飞的云母带。
说起自己初入行时的模样,林雪羞涩中透着些许惭愧。当初一起进厂的12个人,根据学习进度的快慢,分为快班与慢班,她就是慢班中的一员。 “手工包裹真应了那句话:一看就会、一干就废。”林雪感叹地说,“工作中,我看师傅们包得又紧实又均匀,速度还飞快。当我一上手,缠一下看一眼,比龟速还要慢。那时,心里那种委屈的滋味真是太难受了。”后来,林雪在师傅杨宁一的鼓励下成长为手工包裹女职工中的佼佼者。
“师带徒”是汾西重工的优良传统。每当有新人入厂,老职工胡俊桃总会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一遍又一遍地为新职工讲解手工包裹的要求技巧,帮助她们尽快上手。
该班组成员于凤娟、刘去香不仅工艺学习扎实、操作技能娴熟,更难得的是她们有一颗“热心”。王晨瑶、李玉婷、韩霞在实习期间技能不熟悉,包裹2D引线耗时长,下班了还没完成生产任务。于凤娟、刘去香干完自己的活儿便立刻帮她们一起干,使得班产任务顺利完成。
每天,该班组的16名手工包裹“女神”都要重复完成着引线包裹、定子端部包裹、转子端部包裹工作,手上重复相同的动作长达七八个小时,近乎完美地完成各类电机线圈的包扎。
随着近年来风电订单的激增,该公司单月产值过亿元,其中每件产品的每根线圈的尾端、鼻端都经过这群女职工的手。她们手工包扎的严密紧实、叠包规整的线圈像一件件工艺品,以过硬的品质赢得了用户的认可。
多年来,该班组成员凭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过硬的技能、拼搏昂扬的精神,先后获得“山西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山西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她们额头上那一颗颗晶莹的汗珠是汾西重工最美的风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