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记者日前从西宁市总工会获悉,2021年以来,西宁市总工会进一步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通过五个“抓手”加强对职工、农民工的人文关怀、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推动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抓普法,增强维权意识。西宁市总工会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组建由33名律师和12名工会干部组成的22支法律服务分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农民工重点宣传讲解《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农民工群体的法律意识,引导农民工依法理性表达合理诉求。22支法律服务分队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49场(次),其中线上开展普法宣传活动8场(次),线下41场(次),发放各类法律法规宣传资料1.4万余份,惠及农民工等职工群体8000余人(次)。
抓关爱,凝聚情感共识。西宁市总工会走访慰问生活困难的职工和农民工等群体,为在档的386名困难职工(农民工)发放生活补贴、生活救助金、助学金及大病医疗救助金共计91.95万元,为119户困难职工发放共计163万元。“两节”期间筹集专项资金256.9万元,慰问困难企业46家,慰问职工(农民工)3898人。“夏送清凉”活动重点走访慰问农民工较为集中的网约送餐员、保安员、快递员、货运司机及“菜篮子”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共走访慰问职工2.4万人次,发放210.57万元的防暑降温物资。
抓服务,解决实际需求。西宁市总工会联合团市委、市人社局举办“春送岗位”招聘活动,参与人数4000人,初步达成用工意向369人。开展“线上招聘月”,发布招聘信息企业达344家,提供用工岗位2267个,用工需求10174人,达成求职意向6975人,成功签约1653人。深入乡镇、村及重点行业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下基层”活动20场,投入资金10万元,惠及职工1200余人,接待心理援助热线160多个。全市共有1207个单位、9.6万名职工参加“安康杯”竞赛,其中参赛农民工8711人,参赛班组6223个。
抓维权,保障合法权益。深入推进集体协商“稳就业促发展构和谐”行动计划,全市共签订集体合同661份,覆盖企业7136个,覆盖职工18万余人,其中签订工资专项合同652份,签订高危行业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394份,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594份。25人已建工会企业建制率93.2%,50人以上已建工会企业建制率保持在96.9%。围绕“诊断评估劳动用工、助推企业和谐发展”的主题,在全市18家企业从劳动合同签订、履行情况、参加社会保险情况等79个项目开展法律体检活动,提出潜在风险及法律处方120条。
抓调解,力促和谐稳定。认真贯彻落实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总工会《关于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相关要求,积极与法院、人社等部门沟通协商,在城东区组织开展试点工作,有效处理化解各类信访矛盾纠纷36起,成功结案32起,为农民工追讨薪资6万元。通过转办与督办、自办与协办、承办与联办等形式,加强与人社、司法、信访、民政、建设等部门的联动机制,扎实做好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来信来访工作,共接待来电来访86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