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7|回复: 0

拧好安全“气阀” 筑牢安全“防线” -- 攀枝花市总工会开展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

发表于 2022-3-14 12:49: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郭继科记者邓霞

2月16日至18日,攀枝花市总工会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等单位3名专家,米易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钒钛高新区管委会社会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区)总工会、园区工会等相关工作负责同志,共同开展了燃气专项监督检查、安全宣传“五进”与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涉及三区两县所有重点工业集中园区,燃气经营、新业态就业人员、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冶金工贸、道路交通、固废处理等行业领域12个企业,覆盖攀枝花市27%的城镇燃气管道、瓶装液化石油气企业。

高度重视 促进落地落实

为切实履职尽责、主动作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工作目标任务要求,结合工会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全总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群众性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关于对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生产开展群众性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与具体工作要求,攀枝花市总工会主要负责同志积极谋划、部署,以“三保”措施促进本项工作落地落实。

一是做好组织保障。由经济技术部牵头、女工部配合,分管领导指挥,紧密联合市级及县(区)部门、县(区)与园区工会等同志,明确职责,各尽其责,共同维护全市职工安康权益。二是做好效果保障。细化工作方案,做实送安全、送技术、送服务与问政策法规落实、主体责任、安全生产全员制、“安康杯”竞赛、经费保障、集体合同、意见和建议等“三送七问”活动。三是做好费用保障。提前制定费用预算,按照规范程序申报,确保本项工作有支持、有力度。并结合征集的意见与建议,针对性加强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工伤预防等劳动保护类工作长期宣传力度,“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夯实安全生产全员责任制,全力营造“要我安康”向“我要安康”转变的浓厚氛围。

强化企业职责 扎实服务职工

督导企业增强燃气安全忧患意识,紧抓不懈“有力气”。现场发放四川省总工会《关于转发全总办公厅<关于对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生产开展群众性监督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纸质件,要求工会同志认清职责、挑好担子,并请市应急管局、县与园区执法部门同志作“点对点”专业解读和指导,要求企业坚决履行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传达2月12日召开的全省城镇燃气安全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严格落实全省“燃气安全进万家”活动要求,做好自身安全发展,完善规章制度,做好专业(从业)人员培训,源头控制用气隐患,杜绝隐患“链条”后移入户,以“送气+送安全服务”“送气+送安全技术”的方式开展常态化燃气安全宣传与用气设备设施规范使用安全技术指导,引导用户全面提升安全用气意识和能力。

技术研判安全隐患与职业病风险因素,技保安康“有底气”。通过深入生产经营一线车间、班组,现场查看重点作业区域的标识(提醒)牌、燃气特种作业设备设施、防护设备设施、应急药品用品、劳保用品配置等情况。对发现的涉及起重吊装作业违反“十不吊”、叉车运货“遮挡视野”与倒车运货、噪音车间未佩戴耳塞、转动机械部位防护罩缺失等“三违行为”,要求规范作业并即查即改。对悬挂的标识(提醒)牌内容未按新安全生产法要求更新、主要负责人职责内容条款缺失或以自主理解内容置换、灰尘与噪音作业点未设置告知牌等情况,当场提问负责人与职工应知应会事项并要求立知立改。对生产经营存在的其他隐患与风险点进行现场分析,并对已有的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防护措施、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类工作情况等进行了点评和指导。

查看工作印证资料与解惑答疑,指导服务“接地气”。围绕国家、省、市重要文件与会议精神贯彻情况,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预防条例,女职工“四期”保护、职工“三期”体检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内容落实情况,全员责任制推进措施,安全宣传“五进”、“安康杯”竞赛活动、群众性劳动安全卫生活动与集体合同、安康型班组建设、保险合同、劳动合同等相关工作,查阅企业的相关印证资料,并通过针对性提问的方式考察企业的负责同志、工会同志、一线职工关于细节内容落实情况与理解掌握程度。对已开展了工作但缺失内容的材料要求及时补充完善,对已不符合新规要求的规章制度等文件要求及时更新调整,对计划复工复产的企业要求提前做好职工体检与安排调岗。专家队伍与企业共沟通交流了180余条专业技术服务工作内容,为便于长期提供服务,互相加为微信好友并保存联系方式。发放《安全生产法宣传》《建筑施工安全》《职业病防治手册》等12类漫画形式的宣传、技术与业务指导资料5000余本(份)。

聚焦问题补短板 联合发力促实效

在联合开展工作中,共收集到专家团队、工会、企业、一线职工的需求、意见与建议30余条。一是建议增强联合普法工作的力度。结合市级各部门的职能职责交叉点,共同谋划创新“线上+线下”联合宣传。二是建议加强业务培训工作的广度。借助健康四川、工伤预防五年行动契机,结合三线精神劳模(工匠)研修学院培训平台,共同开展职工、劳动保护类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培训。三是建议工会增加劳动保护类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以项目、试点、典型“三结合”方式靶向激励重点工作深入长效开展,带动“全面聚力全员参与全程监督”劳动保护类工作的群防群控安全“防线”环环发力,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保驾护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