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8|回复: 0

两会瞭望:消除“不敢生不愿生”焦虑,读懂代表委员的良苦用心

发表于 2022-3-15 06:44: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确立鼓励生育的法律和政策导向,积极构建全方位全链条鼓励生育的配套政策,大力保障母亲权益和女性就业权益,着力营造鼓励生育的社会氛围”——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傅振邦代表共青团界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视频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深刻认识人口政策调整的战略紧迫性,鲜明实施积极的人口政策、生育政策,更大力度鼓励生育,促进优生优育。
自2021年5月31日我国宣布放开三孩政策以来,不到一年的时间,从国家层面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将三孩政策法定化、取消社会抚养费等限制性措施,到多地密集出台激励性、补贴性和福利性政策,如发放生育津贴、延长男女产假、减免相关税收等,可以说,进一步降低生育成本、提升生育意愿,正在形成广泛共识。
全国两会上,鼓励生育成了热门话题。“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段表述,得到公众一致点赞。“建议第三孩免费上幼儿园”“建议限购城市给予三孩家庭优先购房资格”,不少代表委员的相关建议屡屡冲上热搜。
相关建议能否最终被采纳施行,还要考量相关措施的公平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等,以及能否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共担机制和相应的支撑体系等。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提振年轻人的生育意愿,远不是多放几天假、多发几笔钱就能奏效的。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需要“全链条”“一揽子”顶层设计,需要国家将生育支持融入经济社会各项政策,打出组合拳。
令人欣喜的是,两会代表委员有关生育话题的建言献策,既有聚焦于提升育龄女性权益保障的建议,如“加强对妊娠期女职工的劳动保护”“探索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采用‘3+2’混合办公模式”“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以及非婚生子女的平等权利”,也有为养育减负的细微关怀,如“把辅助生殖技术的费用纳入医保”“进一步提高婴幼儿入院治疗报销比例”“给予三孩家庭定期免费育儿保姆照护服务”,还有致力于促进人口全面健康发展、缓解教育焦虑的设想,如“推进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缩短学制、取消中考、普及高中”。
从生育到养育再到教育,期间可能面临的难点、痛点,被不少代表委员所关注,这份良苦用心的背后是公众对通过完善公共服务来提高年轻人生育意愿的期待,也是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大势所趋。
正如业内人士所提示的,提振生育意愿是一项系统工程,生育观念的改变并非朝夕之事,面对人口结构的变化,各方需要适应和调整的时间,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同时,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要有分秒必争的紧迫感,抓住人口转型的宝贵窗口期。
我们相信,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更均衡、更充分的发展,我们距离生育友好型社会就会越来越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