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2|回复: 1

5年增长2.27倍! 四川高新技术企业步入“万家时代”

发表于 2022-3-15 15:26: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徐莉莎

3月14日,省科技厅发布四川省2021年度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名单。根据当前统计数据,2021年四川省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共10247家,四川高新技术企业步入“万家时代”。

高新技术企业是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在2016年,四川的高新技术企业只有3134家。2019年以后开始加速激增,2020年和2021年保持每年净增2000家以上速度。

什么原因促成四川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三年跃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破万,在全国属于怎样的水平?破万过后,四川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增长的潜力还有多大?

首次破万,三年连续跃升

鲜红的火炬下,一行烫金大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2022年1月,苏成媛收到了这张“沉甸甸”的证书。

作为成都市易冲半导体有限公司的公共事务经理,她三个多月的辛苦没有白费。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公司,已经是第二次申报。过去三年中,公司也因此享受了不少便利和税收优惠。

企业的主动性被激发,是四川高企数量三年跃升的直接原因。

“这是从事科技研发的企业必备的一块牌子。”朵唯控股集团副总裁卢平说,高企是企业从事研发、生产管控、精益生产的官方认证,也是开拓市场的“加分项”,更是申报各类科技创新、人才项目的“敲门砖”。

省科技厅高新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各地各级加强对创新主体培育的重视程度,地方政府在政策引领、资金扶持、引进孵化等多方面同向发力。

在苏成媛的印象中,在首次申报的2018年,其所在的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当年对成功申报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5万元奖补。

立志在该领域追赶进位的宜宾更是提出---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补助30万元、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补助15万元。

省级层面,在深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省科技厅还出台创新政策,引导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投入。

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省政府将新增高企数量的指标纳入了对市(州)的考核。而市(州)也层层推进。宜宾市将高新技术企业有效资质纳入企业申报重大项目、平台建设评审条件,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作为对县(区)科技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通报,形成高位推进、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狠抓宣传和企业服务也是关键。每年,省科技厅都深入全省五大经济片区进行高企政策的宣传培训。仅2021年就举办了58场高企、科小政策宣传培训会,吸引参训企业6000余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5 15:27:10 | 查看全部
量质齐升仍需跳起摸高

纵向来看,四川高企数量增速迅猛,2021年比2016年增长了2.27倍。

但横向看,其绝对值与东部地区、甚至部分中部地区仍有差距。2021年全国的统计数据尚未出炉,从2020年的数据中,我们仍可窥见这种差距。

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效期内高企达到27.8万家。其中,广东省达到5万余家;江苏紧随其后,达到3万多家;北京、浙江属于“2万俱乐部”;上海、山东、湖北,也都已过万家。当年,四川高企数量为8160家,仍落后于湖北、安徽和湖南。排到了第11位,与经济体量排名不符。

2021年6月,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了“两个高于”和“一个倍增”的目标。其中明确,到“十四五”末,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实现倍增。

根据省科技厅提供的数据,2020年我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8160家,到“十四五”末,就要达到1.6万家。据估算,接下来的4年中,须达到年均20%的增速,才能达到上述目标。

破万以后的四川,是否还有持续增长的动力?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市(州)。

分析历年增长数据,近几年成都一骑绝尘。2020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位居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成都、绵阳、德阳、宜宾、泸州,其中成都市的高企认定数量是绵阳市的13.73倍,是德阳市的23.38倍。省科技厅高新处负责人分析,这得益于成都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土壤。

要实现倍增,要靠成都保持优势,更要靠其他市(州)齐发力。在省委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驱动下,各市州建立了培育库和储备库,正努力在高企培育上追赶进位。

宜宾市提出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采取 “政策激励+目标考核+入库培育”三位一体的方式,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引导。

达州市2021年有效高企累计达105家。为发力高企培育,达州市提出,到2025年全市有效高企总数突破400家。为此,达州市将实施科技政策扫盲行动、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和创新生态构建行动;在前期给予奖补政策的基础上,还将对年度研发投入经费达到200万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按研发投入的3%、最高给予50万元支持。

随着各级政府发力高企认定培育工作,吸引挖掘了一大批小型、微型企业申报。目前,小微型高企已经成为支撑高企数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数量上看,2020年我省高企收入低于500万元入统高企数量最多,有2467个, 占总量的比重为30.60%。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高企发展导向上数量重于质量,高企申报认定后缺乏进一步管理引导,关于高企梯次培育机制尚不完善,科技人才、金融等优质创新资源对接有待加强。

量质齐升,也是下一步四川高企培育应关注的重点。目前省科技厅正在制定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将评选四川高企营收100强和研发投入百强企业、出台高企年度发展报告。逐一细化落实举措,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支持科技型企业加快发展。

(据四川在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