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赣州市陂头镇,山上四处可见开采稀土的塑料管道。摄影 记者 王嘉宁
“稀土王国”赣州四大顽疾待解
年超采两万吨、生态破坏、分离产能过剩、90%为中低端加工,当地首设稀土国家规划区后亟待产业完善
- 核心提示
于今年开始,中国对稀土实行更为严格的保护性开采政策。1月19日,国土资源部公布,江西赣州为稀土国家规划矿区,该区域稀土的勘探、开采、储备将得到更严格的管制。
稀土金属的重要性正愈来愈受到重视,它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信息、能源等现代工业中,甚至每块iPhone屏幕都会用到。
而多年来,中国的稀土矿被大量走私出口,国家于2006年开始实行更严格的稀土限产政策,此后并限制出口。直至今年,国家划定了11个稀土国家规划矿区。稀土的开采和应用,在国家层面上,正变得有序而规范。
但记者在赣州调查发现,地方上存在各种手段以突破国家的限产指令,非法盗采依然严重,稀土产业90%仍处于中低端加工。中国稀土是否能如总理温家宝所言——5年内形成有序高效的产业格局,则还有诸多难题待解。
2月25日,黄仁珠重感冒,他一边咳嗽一边四处打电话。
“完蛋了……”接完一个电话后,黄跌在沙发里,一阵巨咳,“一两也没买到”。黄是赣州市信丰县磊源永磁材料有限公司老板。他在托人到处采购稀土原料。
让黄仁珠困惑的是,自己所在的赣州,被喻为“稀土王国”,当地的离子型稀土矿,占全国保有储量60%以上。而现在,他有钱却买不到稀土。
黄仁珠也已留意到1月19日国土资源部公布,江西赣州为稀土国家规划矿区。这段时间,他明显感受到稀土矿的紧张与稀缺,他怀疑有人在趁风“囤矿炒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