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高学历高工资不存在因果关系
刘英华
北京某财经大学的毕业生李伟一直在各种招聘会上“泡”着,找不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在找工作比较困难的今天,有着较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嫌弃工资低,是很不可取的。找工作,首先是为了生存,应该在兼顾所学专业的基础上先干一份工作,生存问题解决了,再考虑发展,以后发展了,薪酬必然会上涨。对待工作决不可一蹴而就,笔者是这样认为的。
高学历当然不应该高工资,笔者认为,高学历、高工资两者并没有完全必然的因果关系。学历高,代表着受教育程度高,在学习能力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对于研发机构、领先科技等行业,高学历人才完全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得到高工资是毋庸置疑的。而对于某些行业,比如厨师、钳工、焊工等,学历较高的大学毕业生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肯定比不上职业技校的学生,技校学生凭借一技之长拿到高工资,也是无可厚非的。
面对严重就业压力的现状,我们不要一味的批评大学毕业生的“眼高手低”,不能残酷的说他们是“低能儿”,我们首先应该正视咱们的教育制度。
改革开放以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教育日益显露出许多弊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统一行动,成就了一大批标准化、模式化、缺少创造力的学生。也许很多学生,可以把文章倒背如流,可是他们是否真的懂得其中的真正内涵和深刻哲理呢?美国人把电脑打造的像人脑一样的灵活,而我们的教育却把人的大脑变得像电脑一样的死板!曾几何时,我们的大脑已经变成了一个存放东西的硬盘!可是这其中又有多少是必须学会的?有多少是垃圾?有多少是我们沉重的负担?
近些年来的考研热持续升温,其实大部分人考大学、考研不都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许多学生在不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清楚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时候,看到大家在考,于是自己也要去考,对于未来的职业方向并没有很好的规划。积累了满腹的理论知识,却不具备工作技能。被迫学习后,有多少是一定会用的,多少是可能用的,多少是一生都用不上的。这种学非所用的现象,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还使学生在求职时遇到无奈的困难。每当看到大学生应聘时被无情地拒绝的时候,我的心是痛的,但更多的是无奈......
为有效解决就业现状,当前的教育体系应向职业培训侧重,加大对职业培训的投入,同时密切与企业联系,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使学生获得工作技能、实践经验,最大程度上消除学生毕业后求职难的现象。接纳学生的单位还应该从长远考虑,为其规划较为合适的职业生涯,在兼顾考虑所学专业的基础上安排就业岗位,不要“乱点鸳鸯谱”,安排“风马牛不相及”的岗位,致使其职业生涯坎坷难行,枉费了近二十年的寒窗苦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