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12|回复: 0

[话题探讨] [中立]由学历、实际能力以及劳动力的稀缺性共同决定收入高低

发表于 2011-3-25 22:51: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由学历、实际能力以及劳动力的稀缺性共同决定收入高低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学历是与收入挂钩的。有什么样的学历,就会有相对应的收入,一般学历越高,收入也越高。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况发生了变化。学历不再是确定收入的唯一衡量标准,相反,劳动者的稀缺程度、实际技能及对工作的熟练程度上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于是也就出现了大学生反而不如农民工收入高的现象。
    应该说,大学生与农民工没有可比性。一个是刚参加工作,一个是已经熟练了工作;一个是不愿意从事艰苦甚至重体力劳动,一个是不在乎工作条件,只要收入高就行。相对来说,现在的社会不缺大学生,却的是熟练和高技能员工。但是,部分大学生的收入与生活成本相比明显偏低,至少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学历与能力不成正比,理论与实践分离,学的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学历与收入不成正比,背后反映出教育上的原因。同时,也与企业考虑成本等因素,给劳动力定价普遍偏低有关。
    按说,学历越高,其成长过程中物质的付出也就越多,其工作后的回报越多才合理,从这方面来说,如果学历与收入偏差太大也不正常。这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学习无用,而生活中也很容易能够找到许多这样的例证。这样容易造成一些人的短视行为,对知识的重视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有所弱化,特别是会阻断某些人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总体来说,学历越高,从事专业性工作和高层次工作的机会也就越多,面临的机遇也就越多,工资应该总体上相对高些。这就需要学校科学设置专业,重视对技能的培养,与社会的对接。同时,个人也要从一味追求高学历中解脱出来,转向对技能的培养。不能因为学历高了,就忽视对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实际技能的培养,否则在面临社会的检验时就会不及格。企业也应该合理确定劳动力收入,不要过度压低劳动力价格。
    在就业时,先不要给自己设立什么标准,最重要的还是要对接社会需求,获得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实际技能的提升,不断壮大自己,获得高收入的成本。如果真的空有学历,那就更不要有任何怨言,不妨从基础起步,不怕艰苦,不讲条件,扎扎实实在实践中学习锻炼,经受各种磨砺与考验,如此,学历高不高已经没有关系,关键是适应了社会需求,在劳动力市场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相应的收入,实现自己的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