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8|回复: 1

山东考古大家族又添新成员

发表于 2022-3-21 07:27: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大众日报

07_07_0459.jpg
  莱州吕村遗址刻符大口尊残片

  □ 本报记者 沈静
   本报通讯员 韦伟

  近日,山东公布“2021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沂水跋山旧石器时代遗址、莱州吕村遗址、邹城邾国故城遗址、济南元代郭氏家族墓地、明清海防遗址考古调查入选。
  沂水跋山旧石器时代遗址(以下简称“跋山遗址”),是目前山东省发现的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存,填补了山东及中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跋山遗址发现于2020年7月,初步测年数据距今6万~10万年。发掘遗址面积约55平方米,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区包括文化层的上部堆积,堆积厚度4.08米,多出石制品;南区剖面见古菱齿象臼齿及门齿、披毛犀下颌骨及大量石制品。
  跋山遗址地层堆积厚重,文化时代跨度较大,说明遗址曾被反复利用和长时间占有。以古菱齿象骨骼为主的动物化石与大量石器间杂分布,为复原、研究晚更新世中晚期古人类对遗址的利用情况及生存方式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考古学材料。
  莱州吕村遗址,是胶东地区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聚落,位于烟台莱州市平里店镇吕村北,南邻王河。遗址总面积约87万平方米,主体遗存时代为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2021年在遗址西北部进行发掘工作,实际发掘面积4000余平方米。本次发掘共清理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遗迹572处,出土各类文物800余件,带“日火山”刻划符号的大口尊,为胶东地区首次发现。遗址带环壕和围墙的聚落结构,房址、灰沟与灰坑呈规律分布的聚落布局,以及出土的带“日火山”刻划符号的大口尊等,都反映出吕村遗址作为莱州湾地区高等级、核心性聚落的地位。
  邹城邾国故城遗址,揭露了一处战国早期青铜兵器铸造作坊。邾国故城遗址面积约6平方公里,位于济宁邹城市峄山镇峄山南麓,源于峄山之阳的金水河自东北向西南穿城而出。据《左传》记载,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在此建都。2021年对“皇台”以南、金水河以北兵器作坊区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处战国早期面积较大、活动面保存较好、遗迹种类丰富、结构布局较清晰、功能较为完备的青铜兵器铸造作坊,收获一批与青铜武器铸造直接相关的铸铜遗存;清理包括目前邾国故城考古发掘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墓葬5座;出土战国早期空心砖房址,为目前考古发掘年代最早的原址保存较好的空心砖房址……
  济南元代郭氏家族墓地,是山东地区首次发现的证据充分、年代明确的砖雕壁画家族墓地,也是山东地区壁画墓数量最多的元代家族墓地。济南元代郭氏家族墓位于济南市历城区董家街道季家寨村东南约1公里处,面积约1500平方米,共计12座墓葬。其中,11座为砖雕壁画墓,1座为石室墓。墓葬排列有序;墓主人之间存在血缘关系,墓主人包括郭佳之父郭德、郭七翁母亲李氏、郭八公、郭十公、郭十一公、郭十二公;墓地明显经过规划;墓葬形制及葬俗差别较大,有火葬、土葬、迁葬和合葬;墓葬砖雕及壁画内容丰富。
  明清海防遗址考古调查,基本摸清了山东海防遗址家底。山东半岛海岸线达3000多千米,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明清时期,山东海防作为国家整体海防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在保卫海疆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派出3支调查队,同时对山东沿海地区进行野外调查。先后实地调查和登记543处明清海防遗址,遗址类型主要有卫、所、巡检司、墩堡、军寨、炮台等。
  明清海防遗址考古调查廓清了山东海防的历史面貌及演变脉络,推动了有关明清以来山东海防设施及制度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和把握中国早期海防的职能及其总体规划特征,对探索明代以来山东海洋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1 09:12:22 | 查看全部
深入了解和把握中国早期海防的职能及其总体规划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