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3|回复: 3

【写作课--579】“事”字诀的运用(续)

发表于 2022-3-21 07:37: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生活中,我们总想把自己知道的,经历过的事告诉别人,同时也想听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是人们渴望交流,想从外部世界获取信息的一种本能。这就决定了文章的叙事功能,并由此决定了一些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如游记、特写、消息、通讯、笔记、小说、戏剧等等。在这些体裁的文章中,作者当然以叙事为主,就是在其他以说理、抒情等为主的文体中也常常离不开叙事。

    2、借事塑形



    借事塑形,就是塑造形象。形象已不是单纯的外形,而要有血有肉有神,所以就离不开“事”的表现。只有通过事件的验证、展示,才能见形传神。最讲究人物形象的是小说,这得力于小说可以放开手脚地虚构造形,可以编出许多事件故事,剪裁提炼出许多典型,用“事”——事件的结构、过程、冲突等来塑造人物。我们平时写一篇短的散文,或一篇论文,虽不能像作小说一样去铺叙故事,但仍然可以依此原理,选取极典型的事,完成一个真实的形象,收到惊人的艺术效果。作家端木蕻良有一篇短文名《背影》,是在借助一件小事,塑造了一个伟人的形象:



    我的朋友,在灯影下,给我讲了一段吃苦瓜的故事:



    我们广东人都喜欢吃苦瓜,有一次,我们在朝鲜战场作巡回宣传。回来时,吃到新鲜菜——一盘苦瓜。吃得真算得意,很快就吃了大半盘。这时候,我们的将军也来到饭厅吃饭,他在那边桌上,大口地边吃边听作战参谋在身旁向他汇报战争的情况。他看到我们这些搞宣传的人刚刚回来,就热情地过来和我们闲谈。



    直到有人来告诉他,开会的时候已经到了,他才想起该走了。可是,他还没迈出第一步,又转身回来,望着我们的脸说:“你们吃的苦瓜,如果没有吃完,是不是可以分我一点?”



    这时我才想起,原来湖南人也是喜欢吃苦瓜的。不过我们觉得,我们剩得未免太少了点。如果我们能记得湖南人也是喜欢吃苦瓜的,我们早就会分给他了。



    现在,只剩了一个盘底儿,又是吃剩下的,实在不好意思。但是他满不在乎,这就使我们也觉得不该在乎了,索兴把剩得不多的苦瓜,连盘子都端给他。他亲手端过去,连声笑着说:“谢谢”。这时,我看到了他的背影——平直的背脊,轻快的脚步。我心里想:他不是别人,他是我们的将军!这个称号,和他是多么相称啊!



    在灯光下,我似乎跟着他的话音,也看到了一个正直的背影。这位将军经常走在我们行列前头,所以,我们也经常见到他的背影!



    这是写彭德怀将军。将军有多少叱咤风云的大事,但作者只选这一件小事,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平民将军的形象。自我读过这篇文章后,多少年内“一个正直的背影”总是挥之不去。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虽然都是叙事,朱自清的《背影》其效果是言情,端木的《背影》其效果是塑形。这个“形”决不是平面的景,是一个立体的、有血肉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丰满的形象。



    上面说的是整篇短文。更多的情况下是在文中突然讲一件事,塑造一个局部形象。而这个形象会成为文章的亮点,强化文章的气氛,将整个文章的气势、境界拔高一步。比如,毛泽东1948年写的《东北我军全线进攻,辽西蒋军五个军被我击溃》,本是一条新闻,但作者仍然信手拈来几件事为蒋介石画了一个像:



    从十五日至二十五日十一天内,蒋介石至沈阳,救锦州,救长春,救廖兵团,并且决定了所谓“总退却”,亲自住在北平,每天睁起眼睛向东北看着。他看着失锦州,他看着失长春,现在他又看着廖兵团覆灭。总之一条规则,蒋介石到什么地方,就是他的可耻事业的灭亡。我东北人民解放军现正举行全线进攻,为歼灭全部蒋军而战。



    3、借事言理



    叙事手段在叙事文体中当然是义不容辞担任主力,就如跑、跳在田径中是最基本的功夫,这一点并不奇怪。但是在文章中真正见奇效的是杂交之势,反串之效,组合之力,即除了叙事外,还能将事件用于说理、抒情等其他文体中去。叙事文章中无理则无骨,如云团柳絮,失之浅、软;说理文章中无事则无肉,如瘦石立岸,塞风冬树,失之干、硬。说理文章自然是以理为主,论点、论据、论证等层层展开。但我们仍可以换个角度用事情去言理。这样既避免了理念满篇的枯燥,又加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特别是于说理之中突然插入一事,则可转换笔锋、活跃空气,文章有了生气,道理也就更可亲可信。



    拙著《大无大有周恩来》,是想说一个为官要无私爱民的道理。在第三节“官而不显”中,插入一段叙事:



    一次一位县级小官到我办公室,身披呢子大衣,刚握完手,突然后面窜上一小童,双手托举一张名片。原来这是他的跟班,连递名片也要秘书代劳,这个架子设计之精,我万没想到。刚说几句话,又抽出“大哥大”,向千里之外的穷乡僻壤报告他现已到京,正在某某办公室,连我也被他编入了显耀自己的广告辞。我不知他在地方上有多大政绩,为百姓办了多少实事,看这架子心里有说不出的苦和酸。想总理有权不私,有名不显,权倾一国两袖清风,这种近似残酷的反差随着岁月的增加倒叫人更加十分地不安和不忍了。



    上面“小童递片子”和“小县长玩大哥大”两件事,读者印象极深,凡认识作者的,见面总要谈及此事,并打听真相,可见是打动了读者,也说明以事证理之效。



    世上虚伪的事太多,虚伪的人亦太多。揭露此事,阐析此理的文章亦太多,有疾言厉色痛斥的;有谆谆告诫世上人不要上当的。清朝大名士纪晓岚却只以故事形式,讲了这一件狐友幻形的事,对虚伪之揭露胜过洋洋万言的说理:



    济南朱子青与一狐友,但闻声而不见形。亦时预文酒之会,词辨纵横,莫能屈也。一日,有请见其形者。狐曰:“欲见吾真形耶?真形安可使君见?欲见吾幻形耶?是形既幻,与不见同,又何必见!”众固请之,狐曰:“君等中意,觉吾形何似?”一人曰:“当庞眉皓首。”应声即现一老人形。又一人曰:“当仙风道骨。”应声即现一道士。又一人曰:“当星冠羽衣。”应声即现一仙官形。又一人曰:“当貌如童颜。”应声即现一婴儿形。又一人戏曰:“庄子曰,姑射神人,绰约若处子,君亦当如是。”即应声现一美人形。又一人曰:“应声而变,是皆幻耳。究欲一睹真形。”狐曰:“天下之大,孰肯以真形示人者,而欲我独示真形乎!”大笑而去。——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实际上“寓言”这种文体就专门是借事说理的。许多名篇流传经久不衰就说明它的魅力。而我们写现实文章时倒常忽略了这个道理。



    4、借事言情



    在文章中抒发感情本来可以仰天长叹,痛拍栏杆,直接表达。但是我们前面说过“文者纹也”,各种方法交错而用才成文章,才有美感。成语言:“弹冠相庆”,不直说人逢喜事多么高兴,多么激动,而用“弹冠”这件小事来写其压抑不住的喜悦,这就是侧写手法。在实际运用中,叙述手段也常被借去抒情。有时是在浓郁的抒情文字中插进一事,以助其情;有时则通篇叙事,让事件静静地流淌出真情来。最典型的是朱自清的名篇《背影》,通过父亲到车站送儿子,又临时要为儿子买几颗橘子这件小事,表现出一个慈父的内心世界,进而揭示出人间至深至广的亲情和人性美。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放到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下来了。



    老父爱子之情在哪里?爱得有多深?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在哪里?理解了多少?全部在这个月台送行的过程中,在老父亲过铁道蹒跚而行的背影中。大道无形,大音希声。至真至深之情是不能用形容词来表达的,只能用事来表现。什么叫不露痕迹,就是将一泓深深的情饱吸在一团事件的海绵里送给你。大家手笔就这样一痕不露地传出了人间最美好的、最高尚的情感,写出人性的至真至美。而这一切只是靠一件事的叙说来完成的。这篇文章因此成了永垂文学史的名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1 07:38:09 | 查看全部
借事塑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1 07:39:37 | 查看全部
在文章中抒发感情本来可以仰天长叹,痛拍栏杆,直接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1 08:45:25 | 查看全部
大道无形,大音希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