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遗憾的是,与这悲伤、祈祷和紧张、忙碌同时存在的,还有少数引人愤怒的人和事——
有企业把空难当成了营销工具,在相关海报上,表面为失事航班祈祷,实则宣传“阔景美宅”;
有公众号推送“带你提前看客机坠毁”相关内容,以此推销手机产品;
而宣称自己“因退票逃过一劫”的,有十几个版本;
……
空难面前,这样的言论和做法让很多人无法接受,甚至忍不住要爆粗口。
微博管理员 3月21日晚发文称,站方在巡查中发现,有极个别网友发布幸灾乐祸、调侃灾难等不当言论,已对违规的25个账号,视程度采取禁言30天至永久禁言处置,并清理违规内容。
企业也好,个人也罢,博眼球、赚流量、搞营销,是要有底线的。
面对这样的事故、这样的空难,可以关切,但关切不意味着窥私。
此次空难发生后,涉事机场和航空公司在机场内设立了家属临时接待区,随后,有关家属状态的相关视频被发到网上,还有媒体采访到机组人员的家属。对此,有网友呼吁,“不要去打扰他们”“不要拍他们”。同时,有关灾难报道的新闻伦理问题再次被提及和讨论。
个人也好、媒体报道也罢,关切同胞的生命、为涉事家庭深感惋惜和痛心都是正常的,但如果以此之名,去拍摄那些哭泣的画面,去追问“此刻感受”,则多有不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