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才优势就是发展优势。兖矿能源以“大交流、大讲堂、大点评、大练兵”为载体,着力推进“四个培训”工作,加大各类人才培养力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积蓄内生动力。
注重方法,因材施教灵活培训
近日,在兖矿能源举办的地测防治水专题讲座上,副总工程师张连贵以《矿井水害防治》为题,分享了地测防治水经验。
既要会干,也要会讲。作为兖矿能源“四个培训”内容之一,“总工程师大讲堂”成为兖矿能源发挥技术骨干传帮带作用,培养带动新生技术人才的强有力载体。总工程师等技术专家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将“内功绝学”倾囊相授,“干货”丰富、诚意满满。在他们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下,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主动学习重大灾害防治知识,研究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能力素质显著提升。
除此之外,他们还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交流学习,通过“一对一、面对面”双向交流学习,领悟兄弟矿井在安全生产和技术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他们通过召开季度专业会议,重点剖析专业管理存在的典型问题、共性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整改提升措施。他们积极开展专业理论实操培训,发挥创新工作室、大师工作室作用,利用实操培训基地,开展常态化实操培训。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为职工成长成才提供汲取养分的能量场。
质量着手,认真谋划精准培训
推进“四个培训”工作是兖矿能源以矿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为导向,精心打造的职工教育培训平台。如何用好这一平台,让每一名参培人员真正学到东西,他们在培训细节上下足功夫。
提高教学质量。他们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管什么、懂什么”的原则,合理设计培训内容,使每一名职工都知风险、会操作、能保安。
精选师资队伍。在发挥总工程师核心技术优势的同时,总工程师大讲堂精选外部专家进行授课;选拔大国工匠、兖煤(矿)工匠在内的技术人才传授理论实操经验,确保每节课保质保量。
创新培训方式。他们致力于改进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情景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新方式,打造“课堂+现场”研讨式、体验式教学。用好山能e学等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方便职工利用碎片化时间和工作闲暇时间进行理论学习。
提高实操技能。他们将专业理论培训同实操培训相结合,开展常态化实操培训,广泛组织技能“大练兵”、技术比武竞赛,积极营造比学赶超、学技成才的浓厚氛围。多名职工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和“山东能源杯”首届职工岗位技能大比武活动中荣获佳绩。
明晰责任,协同配合严格培训
培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制定详尽的培训计划,确保强劲的执行力度,需多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共同推进。
兖矿能源接连下发《机关生产部室2022年专业理论和实操培训工作计划》《矿井安全生产专业季度抽考排名办法》《“四个培训”工作典型问题倒查追责办法》,强化制度约束,高质量抓好培训计划执行落实。他们将培训方案和培训效果是否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作为检查考核重点,建立完善抽考题库,定期通过考试对基层单位培训效果进行检验,采取不打招呼、直插现场、末端问效等方式,以考验学,加大对基层单位培训工作检查力度。
“培训是提升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各级组织要积极提升培训质量、营造培训环境、检验培训效果,将‘四个培训’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为公司战略转型、高质量发展再做新贡献。”兖矿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肖耀猛表示。
作者:张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