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45|回复: 0

返乡创业培育新农人

发表于 2022-3-23 22:51: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安徽日报记者 武长鹏 通讯员 蒋庆章

  “欢迎大家来到直播间,咱家的是纯红薯粉条,生产过程中零添加……”近日,在安徽道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电商直播间,主播徐慧萍在视频平台上宣传销售家乡的粉丝。

  “我大学毕业后在山东、浙江等地做电商,2020年6月返乡经营农产品。”道耳公司负责人张云飞告诉记者,公司位于涡阳县经济开发区,目前已建设成为一家集现代农业种植、加工、电商为一体的经营企业,汇聚各类电商专业技术人才百余人。

  道耳公司在涡阳县新兴镇流转土地2500亩,建立种植基地,种植南瓜、番薯、土豆、莴笋等农产品,按照流程把控农产品质量,形成稳固的产、供、销一体化电商营销模式。张云飞介绍,公司注重农产品质量和信誉,应用淘宝、天猫、抖音、拼多多等电商和媒体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去年实现农产品销售额超亿元。

  在新兴镇曹王村的一座座大棚里,莴笋长势喜人。基地负责人张景新对记者说,一个大棚能产鲜莴笋8000公斤左右,网上销售每公斤5.8元,每亩纯收入2万元以上。基地种植蔬菜全部使用有机肥,放弃农药化肥使用,上市之前都要通过抽样检测,确保合格销售。农产品销售通过电商平台,从产地直接到消费者手里。

  如今,道耳公司的基地已经成为高标准农田治理示范区,不仅建大棚、新修道路,井桥涵电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这条路修得好,政府投入70%、基地投入30%,实现路路通。”张景新说,县、镇党委和政府支持公司发展,在开发区提供办公场所,在疫情困难时期帮助招聘员工,为企业发展现代农业、绿色农业吃下“定心丸”。

  “我家13.5亩承包地全部流转给基地,每亩800块钱租金,加上我常年在基地打工,年收入近5万块钱。”新兴镇王庄村民张福军说,在基地打工不仅租金和工资有保障,基地年终还奖励他。不仅如此,通过技术培训,张福军还学会了施肥、喷药、修剪等一套标准化种植技术,从一位只会种小麦玉米的传统农民,升级为懂得药肥配比、病虫害防治和科学田管的“新农人”。

  为进一步发挥电商服务作用,张云飞和他的团队与基层电商合作,免费开展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在道耳公司的影响带动下,全镇已有30余家中小企业利用“惠农网”等网站进行线上交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