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39|回复: 1

【写作课--584】细节有魅力,如何捕捉?    戴芳莉

发表于 2022-3-24 09:00: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例一

  “重光葵步履蹒跚,拖着木质假腿走到铺着粗呢台布的桌子旁,桌子上放着投降文件,等着他签字。”

  “他把全身重量都压在手杖上,好不容易才坐下来。他把手杖靠在桌子旁,然而,在他签字的时候,这手杖倒在甲板上。”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致词后,作了一个手势要重光葵签字。他们俩人没有说一句话。”



  这是美国著 名记者霍墨·比加特1945年9月2日采写的《日本签字投降》中的细节片段。


  寥寥几笔,写出了逼真的“现场感”:战败国的悲哀沮丧表情、战胜国的志得意满神态均表现得淋漓 尽致,使本来单调、乏味的签字过程活灵活现起来,细腻而又丰满,令读者印象深刻。


例二

  “北京的风将谷爱凌托起,扬起她的号码服,雪服后背的“中国龙”被阳光照亮,就像印在了天空。”

  “驭雪而下、跃入空中、翻转两周、转体1620……3秒钟后稳稳落地,谷爱凌大声尖叫着,双手抱头,又捂住脸颊,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做到了这一切。”

  “金牌到手的谷爱凌没有离场,而是走到对手身边,轻抚苔丝的后背进行安慰。”



  这是新华社记者马锴、董意行、高萌2022年2月8日采写的《谷爱凌!她把“中国龙”印上了天空》中十分典型的细节描写。


  这个描写像一个个电影镜头一样,将谷爱凌不负时代韶华的阳光、自信、勇敢、顽强、友爱形象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理念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大大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 ,激起读者的情感,引起共鸣 。


  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所在。


  由此可见,细节作为现场新闻作品中的最基本要素,通过细致刻画和精确描绘,具体、生动、鲜明地反映新闻中的人物、事物的特征,“再现”新闻事件 ,深化新闻主题,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记者、通讯员已经认识到细节的作用并有意识地加以运用。但是,要捕捉典型且有感染力的细节,只有深入实际,细心观察,才能一眼看出某一细节在新闻中的意义、价值,进而抓住令人心神一振、耳目一新的“霎那间”。


  那么,怎样抓住最能表现事物本质的细节,写出有血有肉、扣人心弦的新闻作品呢?



  这就要精心选择细节。


  一是细节要典型,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代表事物发展的方向,体现人的精神风貌。


  二是细节要有特色,使所写的人和事活了起来,能够增强新闻的立体感。


  三是细节要具体,非常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能够增强新闻的真实感。


  四是细节要有感染力,充满浓烈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能够增强新闻的趣味性、可读性。


  总之,新闻作品由于受篇幅限制,运用细节时,场景、对话、气氛等不允许也不可能更多的展开描写,有时只需要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场景即可。


  在文字上必须十分简洁,如画家笔下的速写,粗粗几笔,勾画出人物或事件的特征和本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作者为《日照日报》社高级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4 09:01:34 | 查看全部
细节要有感染力,充满浓烈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能够增强新闻的趣味性、可读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