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细节描写是新闻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践证明,好的细节是成功新闻作品所必不可少的,即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抓得住,找得准,写得活,就会增强新闻事实的说服力,提升新闻的价值,使之更富感染力,从而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如何写好细节呢?我的看法是:
首先,要善于发现细节。
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其带有一定的隐蔽性,往往为常人所视而不见,而记者有一双异于常人的眼睛——“新闻眼”。
通过这样一双“火眼金睛”,发现细节,抓住细节,并挖掘其新闻价值,从而点石成金,变平凡为不凡。
2016年度陕西省好新闻《界子河上五座桥 见证交通大变迁》,通过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和富县交界处的界子河上不同年代修建的五座桥,反映了延安几十年来交通事业的发展变化。
这五座桥在许多来来往往的人的眼里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但记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新闻敏感之弦被触动,立刻觉得里面有新闻可做,能从桥的修建看到延安交通之巨变。于是进行了实地踏勘,深入采访,并由点及面,把一个不起眼的“事实”做成了获奖新闻。
第二,要抓住特性。
细节虽小,但对于每件事、每个人来说却是千差万别的。也就是都有其独特性。因此,在采写中一定要抓住人和事的特性去写,才能使其符合身份特征,显得真实可信。
2019年度陕西省好新闻通讯一等奖《刘尚忠退羊记》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夏日骄阳,天气炎热。在志丹县双河镇李家湾村头,刘尚忠和妻子农闲之余,与村民们蹲在墙根下乘凉聊天。“怕人不,一个农民过一回喜事,一桌子饭就要两三千元。”村民杨存刚说。“‘羊肉饸饹、十三花、十三碟’这些礼数,都是为了面子。”村民郭际开说,“还是老刘做得对,咱们就应该学老刘。”“谁说不是呢。”刘尚忠也笑着插话说。
通过特有的举动和个性化的言语描写,一群活脱脱的农民形象便跃然纸上。读者读来也感觉非常生活化,接地气。
第三,要写得活。
细节掌握了,但要写得活,写得真切,写出真情实感来,却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一是要尊重事实,内容须客观真实,是什么就是什么,来不得半点虚构和夸张,否则就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二是要选取有代表性的细节来表现,删繁就简,去粗取精,越具体越形象越好,努力做到恰到好处,贴切自然。三是要写得鲜活生动。写事要写得如临其境,如见其事。写人要写得如见其人,表现出其特有的性格和思想,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美学家王朝闻曾说:“任何成功的作品,任何大的主题,任何动人的情节,都必须靠一定的细节和具体描写来体现。”所以,我们要把新闻写活,写出特色和水平,就一定要捕捉感人的细节,写好细节描写,以此起到“一叶知秋”“尝鼎一脔”“窥一斑而见全豹”的功效。
(作者为陕西省延安市融媒体中心副总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