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7|回复: 0

车间承包出去赖不掉劳动关系

发表于 2022-3-24 10:16: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吴铎思 实习生黄铮辉)工厂的车间承包出去后,新招聘的工人是企业职工吗?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案件做出终审判决:新疆某塑料包装有限公司与杨某存在劳动关系,并支付杨某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共计5.72万元。
  2018年5月1日,新疆某塑料包装有限公司与王某签订《承包协议书》,将该塑料公司的编织袋后加工成品车间承包给王某。承包协议规定王某负责为公司招募职工,公司有权监督管理王某所招募的职工。
  2018年9月1日,杨某到编织袋后加工成品车间从事印刷工作,并未与该塑料包装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之后也未补签。
  2020年9月21日,杨某因操作不当,导致右手大拇指粉碎性骨折。2021年2月,杨某找到该塑料包装有限公司要求承认双方劳动关系。该公司以车间承包人是王某,且双方并未签订劳动合同为由拒绝。杨某向塔城地区乌苏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被驳回,后起诉至乌苏市人民法院。
  经乌苏市人民法院查明,新疆某塑料包装有限公司虽将编织袋后加工成品车间承包给王某,但王某是该公司的股东之一,并且该公司持续为王某缴纳社保。在承包协议上也表明,王某所招募的职工受公司的监督和管理,此番车间承包操作,应认定为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的手段,是企业行为,其并未改变承包者与企业的劳动关系。
  法院认为,杨某作为王某招聘的职工,实际上也受到该公司的监督和管理,且杨某的工作是该公司的业务组成部分。由此,法院判决该公司与杨某存在劳动关系,公司支付因未签订劳动合同而须支付的双倍工资5.72万元。
  该公司不服,向塔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塔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该塑料包装有限公司虽未与杨某签订劳动合同,但从人身从属性和财产从属性上看,杨某在车间工作的同时接受着该公司的管理。在2020年和2021年该公司与王某的《结算单》上,写有杨某的名字并表明杨某属该公司技术部职工。由此,塔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驳回该上诉请求,维持原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