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14|回复: 0

居家隔离如何驭娃上网课 教育心理专家为职工家庭支招

发表于 2022-3-26 09:34: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时至今日,上海市开展线上教学已持续两周。由宝山区教育学院心理教研员、德育双中心副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蔡素文主理的公众号“心家源”之“2022云课生长新辑”已发布了20篇高质量推文,指导家长与学龄期孩子共同度过这段疫情期间的网课时光。记者就职工家庭关心的热点问题采访了蔡素文。

宅家上网课

要有“仪式感”

在3月12日当天,蔡素文根据2020年学生居家学习、家长亲子生活的情况,写了一篇“网课宅家之家长‘十要十不要’”的推文,评论收获包括市精神卫生中心何燕玲等专家的点赞。“要开个家庭会议,明确职责,彼此约定;要和孩子共商宅家学习计划,张弛有度……不要失去节奏感,让时间“失控”。不要手机不离手,错失家庭互动时光。”

蔡素文说,在没有疫情之前,大家对居家办公、线上学习有很美好的想象。但这两年实际体验下来,很多人才知其中的挑战:孩子没有了同学的陪伴,容易自由散漫起来,一天24个小时宅家,过得浑浑噩噩、不知所措。

“家长和孩子应该开一个家庭会议,讨论好每日宅家的作息安排,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等等。”蔡素文建议道,为了能让孩子更好地投入学习状态,亲子间可以刻意做一些“仪式感”的事情:比如把学习环境布置一番,移除容易分心的物品;孩子每日穿着校服上网课; 家长模拟学校打铃的方式隔断孩子的上下课时间。

也有不少坚守工作岗位的双职工家庭,目前每天是由孩子的祖辈提供看护支持。蔡素文建议说,祖辈看护孩子也很好,但是家长仍然要给孩子做规矩,通过家庭会议确定下来的每日作息安排,也要让祖辈贯彻执行。

蔡素文建议,每天回家后,家长要多花时间和孩子沟通,说的内容不是“作业完成了吗?”之类的目标问话,而应该是关心孩子的本身,和他聊聊:“今天过得怎么样?你感受怎么样?你希望得到什么协助?”让孩子在心理上得到家长爱的支持。

特殊时期

培养孩子积极思维

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上海中小学也一度采用线上教学。再到今年,据蔡素文这几天的小范围观察,很多家长已经从容淡定许多。但区别是,根据上海疫情防控要求,目前不少孩子和家长都被严格限定在一个封闭环境内。“这对家庭成员间的心理挑战是比较大的。”蔡素文表示,如果处理不好,学业压力又叠加亲子关系压力,很容易爆发亲子间的矛盾冲突。

“如何在逆境中能做出建设性、正向的选择和应对方法,是一个人重要的能力。” 蔡素文建议,在变化中发展良性的思维,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如何用积极的视角来重新理解一个事实,比如:虽然是“被隔离”,但“也是一种保护”;“小区封控”,说明“还好发现得早”;“线上教学”,那是在“考验我的自律能力”。

蔡素文说,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人们对细节的感知度大大降低。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同在阳台上感受春天的气息,花一点时间观察金鱼缸里鱼儿的活动状态,为孩子购置一本“成长手账”记录每天生活的感悟等等。

复习冲刺

不忘劳逸结合

当下,还有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那就是正值初三、高三的学生。职工家长如何当好孩子冲刺阶段的“陪跑员?蔡素文特别给出以下建议。

生活有节律,有规律的作息让“迎考”的日子有序充实。制定复习排片表,从现在到中高考安排一个倒计时,科学合理配置时间。每日安排专注学习的时间,如果不能沉下心来学习,要共同找原因。居家复习阶段,父母也要安排“中场休息”,比如听音乐、做运动,劳逸结合,保持大脑稳定的激活状态。

■劳动报记者 王海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