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21|回复: 1

与唐代诗人实现生命对接

发表于 2022-3-28 10:08: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诗佛王维为何从儒学转向佛学,在入世出世之间,他如何应对内心的困厄?从一介布衣到朝堂重臣,韩愈如何从边缘走向中心,发出自己的声音?白居易的人生是否如他所说的“知足保和”那样淡然超群?近日,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的随笔集《唐代五诗人》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该书凝结了张炜20多年来研习古诗的结晶,择取王维、韩愈、白居易、杜牧和李商隐5位唐代重要诗人,从历史、哲学、诗学、美学、文学史和写作的角度,深入他们的精神与艺术世界,让每一位诗人在文本中复活。

  在张炜看来,人性决定诗性。诗人的道德感、价值观、身份和立场,构成了他们的创作基础。如论及韩愈时,张炜指出,“韩愈的急切、痛快和好辩,使他在对待一切事物,无论是情与景、人与事,都一概全力以赴,兴致勃发。他在阐述事物的过程中一直‘加速度’,有一种决战的姿态。”“为了完成这种超常的表达,他必要寻找抵达极境的一些词语,于是也就有了新奇的造句方式,无论是比喻还是描述,都要浓烈深切,绝不会浅浅划过。”论及李商隐的无题诗时,则认为“这些辞章由于别具一格的果断、痛哀、敏捷和锐利,从而免除了同类诗章的感伤与呻吟。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呻吟之声,在李商隐这里殊为少见。”

  从《读〈诗经〉》《〈楚辞〉笔记》《陶渊明的遗产》《也说李白与杜甫》《斑斓志》,到《唐代五诗人》,张炜完成了个人的古典诗学体系。正如论者所言,真正的诗学应是一种生命的对接,而不单是字面的诠释。张炜重视挖掘个体生命的复杂品质,让每个论题得以直取本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7 14:46:55 | 查看全部
随笔集《唐代五诗人》,让每一位诗人在文本中复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