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1|回复: 0

读懂“妈妈岗”的温情与智慧

发表于 2022-3-29 08:55: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光明日报
         眼下正值春招旺季,工厂也开启了新一轮的“抢人大战”。据媒体报道,在一些制造业企业中出现了“妈妈岗”“以老带新”等招工用工新经验,引人关注。
  所谓“妈妈岗”,即为“妈妈员工”特设的岗位,“妈妈岗”每天的工作时长与其他岗位无异,不过实行弹性工作,可随时请假,请假耽误的工作时长,在当天其他时段补齐即可。在这里,妈妈们不用再为接送孩子上下学与工作时间冲突而经历内心的撕扯,照顾孩子与工作得以实现基本兼顾。“以老带新”则指的是企业通过老员工介绍亲朋好友的方式招聘新员工,以填补用工缺口,成功实现“带新”的老员工可以获得企业甚至当地政府的“返现”奖励。
  在就业市场中,人们过去更多被现实“教育”要贴合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遵从市场默认的普遍规则,哪怕是不成文的。“工作第一”也被塑造为一种值得称赞的职业美德,在家庭与工作的跷跷板中选择稳坐工作这一边,是诠释“敬业”的注脚。如今,天平重新平衡,用人单位在岗位设置和招聘中,考虑到用工者的现实需求,这种人性化的安排被认为是一种时代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热议“妈妈岗”这类充满人情味的岗位设置,当然是因为它试图解决广大女性劳动者的困难,使她们不用在照顾家庭孩子与完成工作中间做选择题,弹性工作让她们可以更自由从容地安排时间和工作节奏。这对单个企业来说,所带来的大概率是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低的人员流动;对于整个劳动力市场来说,则是“妈妈员工”这部分人力资本的累积和价值的实现。
  企业用工理念更新,多少有些“春江水暖鸭先知”之意。从大环境来说,中国人口出生率多年处于下降区间,带来劳动人口规模的缩小以及劳动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与此同时,随着新经济业态的快速崛起,以自由宽松为特点的劳动关系吸引了不少人选择灵活就业,巨大的人才虹吸效应已经形成且不断强化。制造业招工难、用工难,早已是老生常谈。对于制造业来说,顺应大势调整用工理念及招工方式,就成为明智之举。
  更进一步说,当第一代农民工渐渐老去,新生代农民工对进入制造业就业的意愿远不及父辈,女性的人力资本价值和重要性由此更加凸显。如何创造条件尽可能满足女性就业,发挥她们的人力资本优势,释放“她”这一半人才池的潜力?保障她们包括就业在内的多种权益,重视她们的经验和竞争力,将是必然选择。而撇开就业市场,整个社会围绕“女性”“35岁门槛”等的公共讨论也推动人才观日趋理性,塑造就业环境与观念市场,自然也会对置身其中的用人企业产生影响。
  总之,多种因素共同促使既有职场文化和劳动力市场进步和更新。而作为职场文化的“洼地”,制造业用人单位的积极调适和改变,似也反证了上述这种进步和更新程度之显著,带给我们更多期待和想象。除了用人单位外,相关部门也应敏锐感知“水温”的变化,通过政策等多种手段进行引导,以前瞻性和大局观,迎战就业和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