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1|回复: 0

内蒙古:“红果果”成村民致富好帮手

发表于 2022-4-1 06:50: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新华社
  春日时节,内蒙古大地气温回暖。走进包头市昆都仑区乌兰计二村花果飘香农业合作社大棚,绿意盈盈的樱桃树映入眼帘,枝头的樱桃似一盏盏红灯笼吸引眼球。树下,村民张绍民一边观察樱桃长势,一边打理樱桃树。
  2017年,果树学专业出身的张绍民瞅准市场发展特色农业,开始用承包的50亩土地种植樱桃。选育品种、养护果苗、疏花授粉……他凭借专业知识细心经营。“种樱桃有讲究,果实要好先得让果树吃饱,营养跟得上。”张绍民说。
  张绍民告诉记者,培植樱桃树苗的第一年,他在樱桃大棚里种满毛豆,成熟后便翻到土壤里,让樱桃树苗“饱餐一顿”。以后每年对每棵樱桃树施有机肥200斤,保证树苗获得充足营养。
  养分得到保障,樱桃产量逐年增加。“樱桃第一年产出500多斤,第二年2000多斤,今年预计5000多斤。”张绍民高兴地说,他家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今年能达到20余万元。
  在乌兰计二村200多公里外的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讨思浩村,百鲜现代农业园区里一座座大棚排列整齐。棚内,红红的草莓在绿叶衬托下十分显眼,工人王爱云手拿塑料筐挨个采摘,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57岁的王爱云是讨思浩村村民,百鲜现代农业园区建成后,成为园区的一名工人。“在家门口就能干活,比以前四处打零工方便多了,收入也稳定了。”王爱云说,上班时间固定,工作得心应手,她很认可这份工作。现在,王爱云一年收入4万多元,“日子有奔头,干劲越来越大。”
  乡村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百鲜现代农业园区生产部负责人白二奴介绍,园区有380多座大棚,占地1500多亩,草莓销售市场覆盖北京、广州等地,年产值3000多万元,为讨思浩村村民提供了70多个固定就业岗位。“除了讨思浩村的工人,园区也带动附近村民灵活就业。”白二奴说。
  樱桃、草莓等特色产业是内蒙古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个缩影。近年来,内蒙古出台相关政策,推进设施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发挥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方合力,探索创新产业模式,使乡村发展有支撑,村民致富有帮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