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dongzi

清明前后吃“六芽+八花”,去火、降脂、养五脏

 楼主| 发表于 2022-4-2 16:22:00 | 查看全部
6香椿
0.jpg
香椿是时令名品,能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润肤明目。其丰富的蛋白质、钙、维生素C含量,位列蔬菜前 茅。

什么人该吃?

湿热重者:香椿具有清热利湿、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辅助治疗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的良药。

食欲不振者:香椿独有的的香味中含有的挥发性物质,可起到健脾开胃、增加食欲的功效。

女性: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有润滑肌肤的作用,还是保健美容的良好食品。

怎么吃?——香椿芽香味中带着一股邪味,得靠水焯去除。水焯时间长短,取决于鲜嫩程度。水焯后一般要加辅料,拌豆腐和炒蛋最为常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 16:23:49 | 查看全部
清明前后喝“鲜花”

好的茶叶大多是在清明节前后采摘的,被称为明前茶。

明前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所以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

如若在明前茶中再搭上几朵美丽的小花,不仅好看好喝,还能提高保健的功效哦!



1
疏肝解郁类

玫瑰花

味甘、微苦,性温。功擅疏肝解郁、活血止痛。可用于经前乳房胀痛、胃脘胀痛、外伤肿痛。

绿梅花
味微酸、涩,性平。功擅疏肝解郁,和中,化痰。可用于胁肋胀痛、痰气郁结等。

茉莉花

味辛、微甘,性温。功擅疏肝解郁、化湿和中。可用于胁肋胀痛、恶心、食欲不振等。

2
活血调经类

月季花

味甘、性温。功擅活血调经、疏肝解郁、消肿解毒。可用于痛经、闭经、胸胁胀痛、跌打瘀肿。

红花

味辛,性温。功擅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可用于痛经、月经量少、跌打肿痛等。

3
清热泻火茶
菊花
味辛、甘、苦,性微寒。功擅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可用于风热感冒、眩晕头痛、目赤肿痛等。

菊花又有黄菊花和白菊花之分,黄菊花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效果较好,白菊花清肝明目效果较好。

槐花

味苦,性微寒。功擅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可用于痔疮出血、目赤头痛等。

金银花

味甘,性寒。功擅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可用于皮肤疮疡、外感风热、口舌生疮。

提示

花茶也是中药的一种,喝对了强身健体,喝错伤身。

如果您不知道自己适合哪种花茶,可以去咨询专业的中医师。

此外,花茶几乎都有药物作用,不宜频繁更换,一来防止效用抵消,二来防止效用太过损伤身体健康。

月季花、红花茶有活血的作用,怀孕的妇女不宜喝。菊花茶比较寒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饮用。

最后,花茶需宜现泡现饮,不能喝隔夜花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 16:25:22 | 查看全部
清明前后喝“鲜花”

好的茶叶大多是在清明节前后采摘的,被称为明前茶。

明前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所以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

如若在明前茶中再搭上几朵美丽的小花,不仅好看好喝,还能提高保健的功效哦!

1疏肝解郁类


玫瑰花


味甘、微苦,性温。功擅疏肝解郁、活血止痛。可用于经前乳 房胀痛、胃脘胀痛、外伤肿痛。

绿梅花

味微酸、涩,性平。功擅疏肝解郁,和中,化痰。可用于胁肋胀痛、痰气郁结等。

茉莉花

味辛、微甘,性温。功擅疏肝解郁、化湿和中。可用于胁肋胀痛、恶心、食欲不振等。

2活血调经类

月季花

味甘、性温。功擅活血调经、疏肝解郁、消肿解毒。可用于痛经、闭经、胸胁胀痛、跌打瘀肿。

红花

味辛,性温。功擅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可用于痛经、月经量少、跌打肿痛等。

3清热泻火类

菊花

味辛、甘、苦,性微寒。功擅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可用于风热感冒、眩晕头痛、目赤肿痛等。

菊花又有黄菊花和白菊花之分,黄菊花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效果较好,白菊花清肝明目效果较好。

槐花

味苦,性微寒。功擅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可用于痔疮出血、目赤头痛等。

金银花

味甘,性寒。功擅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可用于皮肤疮疡、外感风热、口舌生疮。

提示

花茶也是中药的一种,喝对了强身健体,喝错伤身。

如果您不知道自己适合哪种花茶,可以去咨询专业的中医师。

此外,花茶几乎都有药物作用,不宜频繁更换,一来防止效用抵消,二来防止效用太过损伤身体健康。

月季花、红花茶有活血的作用,怀孕的妇女不宜喝。菊花茶比较寒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饮用。

最后,花茶需宜现泡现饮,不能喝隔夜花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 16:33:03 | 查看全部
不错,吃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 20:34:0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