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5|回复: 0

城市公共空间要做到家庭友好

发表于 2022-4-2 20:22: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舒年

  最近热映的电视剧《我们的婚姻》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因为妻子重返职场,佟大为饰演的男主角盛江川不得不带着女儿一起出差,却遇到了如厕难题。在火车站里,女儿尚且能勉强自己独立去女厕所,但父亲却不得不一路忍受,因为自己去男厕如厕的话,就无人照顾女儿。同样的尴尬,在现实生活中,带男孩出行的母亲也会遇到。

  有人说,这只是少了一个第三卫生间的问题,其实,问题不只局限于一个卫生间。近期,有媒体报道建议,城市设计中应当考虑到“她视角”,一些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对女性和儿童不够友好,比如母婴室和无性别卫生间的不足,比如公园内缺乏家庭活动空间等。

  事实上,如果我们把视角再扩大一点,“她”可以是女儿,可以是母亲,也可以是老人,覆盖“全龄”。从女性友好、儿童友好扩大到全龄友好,换言之,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能否考虑到全年龄段人群的需求,最终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家庭友好程度。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以人为核心,因为城市公共空间,最终要服务于一个个不同的人、一个个具体的家庭。正因如此,不论是公共空间的硬件设施还是使用政策,都要考虑到女性、儿童和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特殊困难,公共空间的设计师、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多是中青年群体,不能以中青年群体的视角来设计公共空间、制定公共政策,而要以不同家庭成员的视角来看待它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楼梯或电梯的空间,如果使用者是怀抱婴儿、推着婴儿车、受伤拄拐、乘坐轮椅,他们该怎么更便捷地使用这一空间?或者说,提供给孕妇家庭或携带婴儿家庭的无障碍设施,不能仅存在于妇幼医院,因为这些群体可能出现在公共空间的任何一个地方。

  现阶段,国内已经有城市开始在公共空间的女性友好和儿童友好方面做出探索。比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提出了建设女性和儿童友好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中不乏诸多公共空间上的设计细节。比如公共交通工具车厢的吊环和座位,考虑到男女和儿童的身高差异。这样的设计需求,其实是共性的,在公交车和城市轨道交通上,有多少孩子能够抓紧的“固定物”,只能是父母的大腿?

  目前,已经有一些城市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公共政策的制定上做出了有益探索,期待这样的探索能够形成经验,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设计标准和可供施行的建设机制,让每一个年龄段的市民、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感觉到公共空间对其的友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