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5|回复: 0

你对麻醉的认知仅仅是 “打一针,睡一觉”吗?

发表于 2022-4-11 11:55: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解读当代麻醉术应用场景和常见误区

严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手术部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临床麻醉质控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控中心主任。主持各类课题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100余篇,主编专著4项。

  提起麻醉,你还简单地认为只是“打一针,睡一觉”吗?麻醉科医生在术中才登场?麻醉会对患者的身体或智力造成伤害么……本期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手术部主任、主任医师严敏,科普当代麻醉理念和麻醉技术应用场景,纠正人们对麻醉的常见误区。

  围术期安全要靠麻醉医生

  “很多过去不实施麻醉的检查和操作也开展无痛项目了,让医疗体验舒适感大大提升,也让患者的安全得到保障。”严敏介绍说,麻醉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治疗、门诊侵入性检测、日间手术以及住院治疗,具体有无痛胃肠镜、无痛支气管镜、无痛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无痛取卵、无痛分娩等。

  前段时间,一名在工地干活的小伙子不幸被铲车误伤,大腿和屁股几乎离断,血流不止。送进手术室的时候,他出血量预估超过6000ml,已经处在濒死边缘。麻醉团队立即实行监护,迅速开放多路静脉通路快速补液输血、维持循环稳定等。麻醉手术部球囊阻断团队进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这是一种犹如在宽阔的江河筑起大坝的技术,快速阻断“上游河流”,减少患者出血,为手术创造条件。

  严敏介绍说,当前的麻醉学已经在传统方式上引入个性化监护手段,在术中可对患者进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心排量监测、神经监测、脑氧饱和度监测、凝血功能监测等技术,为患者提供完善的术中管理。

  麻醉只是“打一针,睡一觉”?

  麻醉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对于患者而言,可能只是“打一针,睡一觉”,而对于麻醉医生来说,精准医疗背景下,麻醉医生已经从术中走到整个围术期。

  “现代的麻醉不再是单纯地在手术中维护患者生命安全,麻醉医生也参与到术前、术中、术后的全程管理,为患者的生命护航。”严敏说。

  术前,麻醉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将患者调整到最佳手术状态。根据其情况和手术方式,从全身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复合麻醉、局部麻醉等麻醉方式中做最 优选择。

  术中,患者往往处于非常脆弱的状态,麻醉医生会全程监护生命体征,建立液体通路,进行循环、呼吸、内环境等精细管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麻醉中,要根据患者情况调节药物,减少应激反应,保障病人安全稳定,让操作医生更好地观察患者微小的病变,进行精细准确地操作。

  术后,麻醉科医生更要积极参与患者康复过程,提供个体化的镇痛方案等,全方位提供围术期精准管理。

  麻醉会造成孩子智力缺陷么?

  麻醉也常用于老年患者和儿童患者,他们往往在复杂的检查中不耐受,实施麻醉后可以舒适地度过诊疗过程。但也有人很担心,摄入麻醉药物过多,会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全麻的话会不会对小孩子智力产生不良影响?

  严敏说,现有麻醉药物的可控性、可逆性、安全性、有效性都非常好,现有麻醉药物半衰期非常短,患者苏醒后药物已经代谢完全。大规模的人群研究表明,常规剂量的麻醉药物不会对儿童的智力产生明显影响。清醒状态引起的紧张焦虑所带来的危害远超想象,而麻醉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提供无痛、舒适、安全的诊疗保障。

  病人的恐惧就来源于对麻醉知识的缺乏。很多人容易在术前变得紧张,这就需要麻醉医生出马,通过麻醉门诊和术前访视等进行有效心理干预,提高患者对麻醉的认识,必要时也可以给予镇定药物调控。

  患者在手术之前往往会收到禁食禁饮的通知。严敏解释说,这是因为在麻醉的状态下,食管括约肌松弛,使得胃内的食物和液体会反流至咽腔及口腔,如果这些东西误吸入气管和肺部,就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们要遵医嘱,术前禁食,保证术中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