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通讯员 谭欣洁
4月10日,记者从吉林石化化肥厂获悉,该厂在抓严抓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盯紧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工艺,及时调整产品结构,3月31日,辛醇转产一次开车成功。目前,产品质量稳定合格,预计每月可创效400余万元。
丁醇转产辛醇,是在原生产链不变的基础上,并入缩合单元。该单元停运10年之久,自身能否顺利启用,启用后辛烯醛收率能否达标,成为成功转产的关键一环。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人员数量有限、设备陈旧等诸多挑战,吉化化肥厂克难奋进,全力推进丁醇转产辛醇工作的有序开展。
增岗不添丁,培训赋智能。转产辛醇所增加的缩合反应单元,不但拉长了原有的工艺反应链条,也使人员配备显得捉襟见肘。10年前,缩合岗位设有专人监盘,如今受疫情影响,驻厂留守人员十分有限,再安排专人看岗,不现实。人员数量有限,但脑力无限。该厂以“干什么,学什么”为原则,迅速将工艺变更、操作要点、事故处理等相关知识纳入培训内容,车间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技职干部系统讲,党员骨干点对点讲,依托“网格”开展培训。目前,4名员工由“一岗通”转变为“多岗通”,为转产工作提供了最重要的人员保障。
失衡再摸索,实践出结果。于2021年8月上新改造的丁醇精馏系统是第一次切换辛醇工况,也是首次与停运10年之久的缩合单元相连通,之前生产丁醇形成的精馏系统物料平衡参数被打乱,回流比、蒸汽量等多项关键工艺指示要重新建立。该厂组织攻关小组,车间管理干部全部编入班组,24小时坚守在生产调整现场,跟班操作,摸索出碱浓度、辛烯醛收率、重组分间的平衡点,为缩合单元顺利投运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跟班期间,连续两次及时发现合成气装置DCS多点工艺指标IOP异常,经过妥善处理,问题得到彻底消除,确保了辛醇切换期间的装置生产工艺平稳受控。
旧物焕生机,党员冲一线。如何保证停运设备正常投用是转产之路上的又一难题。车间党支部再次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停运单元关键机泵维护作为党员“亮承诺、守初心”的实践平台,设备专业党员对缩合单元12台转动设备逐一进行解体,拆检,更换老化部件,并认真执行单体试车操作规程,步步确认,道道把关。受疫情影响,设备组仅剩两个青工驻厂,车间设备主任、党员张爱民主任主动挑起大梁,带领两人克服困难,坚守现场,高质量完成了4台搅拌器气冷转水冷的检修工作。3月24日丁辛醇A装置进入辛醇切换生产阶段以来,车间先后完成了31块盲板抽加,11台流量计、液位计回装,增配碱管线伴热170米,并在7天内高质量完成了排料置换、储罐清理、气密查漏等12项工作,确保了装置顺利开车。
接下来,该厂将精心组织辛醇产品质量调优工作,控制好精馏单元中控指标,把控细节,在确保A装置辛醇产品达到I型品的前提下,实现辛醇消耗再降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