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工人报》(2022年04月11日 第A2版)
“一线疫情防控人员为守护我们的健康加班加点地忙碌,经常吃方便面凑合,我们中心组织社工动动手做点包子,让他们吃上热饭,也算是为防控疫情作了一点努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日前,青岛市即墨区国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王文华,在向潮海街道第五轮核酸检测点为工作人员送刚出锅的炉包时,对记者表示。
3月初,青岛莱西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即墨与莱西相邻,防控形势严峻,防控压力巨大。青岛市即墨区总工会发动所联系的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即墨区国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作为区总工会培育联系的骨干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全力支援战 “疫”。
制作1万余个炉包,支援全区41个核酸检测点,让700余名一线防疫人员吃上热饭
自3月15日以来,每天天不亮,王文华就到蔬菜批发市场购买制作炉包的食材,还特意到农村养殖户家里挑选了一头400多斤的大肥猪,确保食材的质量和口感。为了提高炉包的制作效率,她还专门购置了和面机、绞菜机、绞肉机、打包盒等设备,每天带领国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大姐们戴着口罩和帽子、围着围裙,在服务中心的后厨忙碌。大家分工明确、相互补位,有的发面,有的剁馅,有的煎包、有的分装,一天下来能制作千余个荤素搭配的 “爱心炉包”。接近饭点,社工们再并分多路,将用保温箱盛的热腾腾的炉包,送到各个核酸检测点。半个月以来,共制作了1万余个炉包,让41个核酸检测点的700余名一线防疫人员吃上了热饭。
组织16名社工开展志愿服务,协助4个社区开展5轮核酸检测,累计服务时长2000余小时
疫情发生后,国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迅速转变工作重心,将支援疫情防控作为 “头等大事”,组建了“工会志愿者疫情防控服务小分队”,组织中心的16名社工迅速变身 “工会志愿者”,投入到即墨4个社区的5轮全员核酸检测的服务当中,协助社区负责做好登记、引导、电话回访、信息录入等工作。到目前,已整理社区各类疫情防控登记表6000余份,服务1万余个家庭,服务居民3万余人,累计服务2000余小时。
多方筹措资源,向莱西市水集街道捐赠防疫物资,向即墨区社区防控一线捐赠防疫用品,帮扶特殊群体
国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自身作为即墨区总工会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作用和优势,发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筹措资源,支援疫情防控。在得知即墨部分街道社区防护物资不足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将筹集的4000元善款采购成防疫用品送到社区基层防控一线。与青岛国冠创芯科技等社会组织,先后向莱西市水集街道捐赠价值20万元的空气消毒魔盒、消毒液、医用外科口罩、消毒喷洒器及速食食品,向城阳区、即墨区的部分社区和老年公寓捐赠了价值3万余元的生活用品。
针对部分空巢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在疫情中遇到的困难,国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特殊群体专项服务,提供心理支持、精神慰藉、卫生清理等服务;先后走访了61户困难家庭,送去生活用品及防疫物资;开通社工服务热线答疑解惑,及时为群众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居民紧张焦虑的情绪,为抗疫筑牢心理防线。本报记者 山佳 通讯员 刘仁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