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1|回复: 0

江苏滨海5000多名农民工实现就地就业

发表于 2022-4-12 11:04: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工人日报》(2022年04月12日 01版)
本报讯 (记者王伟 通讯员刘义昂)“镇工会动员参加草柳编织培训,我学会了这项技术,不愁外出打工,门前就有了‘摇钱树’。”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正红镇的张菊花原本在外地上班,受疫情影响滞留在家。这两个月,她编织草柳制品260件(套),月收入5000元左右。

不少农民工因为疫情无法外出就业,为此,滨海县总工会今年2月出台《关于促进滞留农民工就地就业的实施意见》,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引导农民工参与本镇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利用本地资源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发展规模养殖业、编织草柳产品等,促进农民工尽快就业。

“提升职业技能,是促进农民工就地就业的有力保障。”滨海县总工会副主席徐立才介绍,县总迅速制定了培训计划,组织培训师资力量,确定参训人员名单,采用“短、平、快”方法进行培训。“短”,培训时间5~7天;“平”,强调实用性,力求立竿见影;“快”,在1个月内完成滞留农民工培训任务。

通榆镇滞留农民工陈红英,通过培训学会了厨师手艺,和另外两人合伙开起了小饭店。为拓展业务,还提供家宴服务,仅3月每人收入就达6000余元;滨淮镇是何首乌种植专业村,镇工会组织滞留农民工对何首乌进行深加工,生产首乌片、首乌粉等4个系列产品,促进187名滞留在家的农民工就地就业。

“美化村容村貌,开展环境治理也是解决滞留在家农民工就业的一个途径。”陈涛镇总工会主席赵之易说,目前,全镇有16个河道疏浚工程,镇工会与工程主办方村党总支或村委会沟通协调,在同等价格、质量、进度的情况下,优先让各个村(社区)工会主席承包,13个村(社区)工会共组织1700余名滞留农民工参加施工。

滨海县总倡导全县工会多渠道融通资金,帮助滞留农民工解决新上项目资金不足的困难。天场镇滞留农民工尹恒壮发展规模养鸡,缺少启动资金。镇工会组织4名有担保能力的工会干部为其担保贷款20万元,使他很快购进了6000余只苗鸡饲养,实现了自主就业。

据滨海县总工会副主席赵建友介绍,开展促进滞留农民工就地就业活动以来,实用技能培训2136人次,融通启动资金400余万元,开发46个务工项目,促进5475名滞留农民工就地就业,有效化解了疫情造成的就业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