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幸福热”需“冷思考”
黑龙江大庆油田采油三厂三矿保卫大队 吕丽华
今年“两会”以来,关于什么是幸福的话题又热了起来。什么是幸福,幸福在哪里,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广大班组职工也是各抒己见,“幸福热”在班组也热了起来,一时“幸福”之花遍地开。对“幸福热”,笔者认为还应“冷思考”。
幸福没有固定的公式。幸福是一种积极的主观感受。理学大师朱熹曾有“月印万川”之说,即同一个月亮照在江河湖海中,便成了千千万万个月亮。幸福同样如此。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幸福;有人说,有地位、有财富、有权力才是幸福;有人说,平平淡淡才是幸福。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对幸福的感受也不同。比如,“好了伤疤忘了痛”,人们在生病的时候才更加珍视拥有健康的幸福;“书到用时方恨少”,人们在感到无知的时候才意识到掌握知识的幸福。总之,幸福因事而生,因人而异,因势而变。
经济指数不等于幸福指数。一般来讲,经济指数高的企业,职工的幸福指数高。幸福指数高的企业,既使工作很累,但职工心情舒畅,富有活力;而幸福指数低的单位,既使工作轻松,但职工并不快乐,毫无生机。但二者还不能完全划等号。因为现在还有不少的企业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甚至牺牲职工利益。这些企业尽管经济增长很快,但职工没有幸福感,有的甚至还存在“被幸福”现象。
幸福勿攀比。我们常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上肯定很痛苦,比下可能很满足。只要把目光放远一点、心胸放宽一些,不计较、不攀比,淡看得失、笑对成败,就能够始终保持幸福的心态,享受人生的乐趣。
幸福急不得。实现幸福目标的过程往往是痛苦的。痛苦的过程是长时间的,而目标实现的幸福感受却是相对短暂的。要获得持久的幸福,要把“过程痛苦”转变为“过程幸福”,就需要制定合理的目标,并善于把这个大目标分解成许多看得见、够得着的阶段性小目标。这样,就可以使职工不断看到希望,享受期盼的幸福、奋斗的幸福、成功的幸福,实现全程幸福。
拥有充足的物质财富不一定幸福,但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肯定不会幸福。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使人民幸福,首先要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各方面需求。同样,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使职工幸福,也要尽量满足职工合理的利益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关心职工在工资、住房等方面的物质利益,又要关心职工在晋升、提拔等方面的精神需求。
幸福既患寡也患不均。幸福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追求幸福是实现个人身心健康的精神动力。所以,企业要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防止苦乐不均,杜绝偷懒耍滑,使想干事的人有机会,会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发展,最终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会干事、人人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