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8|回复: 0

开辟“绿色通道” 实现劳资纠纷快调快结

发表于 2022-4-13 15:58: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你好,这里是江油市三合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3月28日,绵阳江油市三合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调解员李艳正通过电话了解一起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你放心,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调查了解后给你答复。”

挂掉电话,李艳急忙梳理案件,这是一起农民工务工引发的欠薪案件,“接下来,我们会同用工单位核实相关情况,依法调查取证,如果欠薪属实,我们会督促用工单位及时发放工人工资。”

据了解,三合镇处于城乡结合部,辖10个社区9个村,总人口约11万。辖区内有各类企业100余家,企业职工1万余人,河南工业园区吸引入驻和创业孵化园扶持下新增企业中小型企业90余家。“为了化解劳资纠纷,早在6年前,三合镇就成立了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他们推行‘基层预防,一线调解’工作法,积极将劳动争议调解与社会综治、人民调解相结合,政府、企业、员工、社会多方参与、优势互补、各尽其力、共建共享,形成多方合力“劳动关系大调解”的工作格局。”三合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负责人王国梅介绍说。

近三年来,三合镇调解劳动争议案件184件,调解结案率91.8%,维权金额超214万元。早在2017年就被人社部确定为“全国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综合示范单位”;2021年12月,经省考评组现场考评,三合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被授予“四川省首批金牌调解组织”。

那么,三合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有哪些创新做法呢?

据王国梅介绍说,他们关口前移,积极建立劳动争议预防机制。针对三合镇“工矿企业多,下岗职工多,失地农民多,流动人口多,劳动关系复杂”“四多一杂”的特点,三合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着重以发挥基层调解组织作用为抓手,关口前移,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每年安排专门宣讲小队到辖区企业上门开展政策宣传,现场对劳资人员、企业职工进行答疑解惑。在宣传政策的同时,对企业基层调解人员进行现场培训;结合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社区网格化工作,通过与社区、企业劳资工作者定期座谈、基层调解组织上报、开通咨询热线、不定期走访,全覆盖开展劳动争议预防排查,对重大劳动纠纷提早掌握情况,及时介入调解避免事态扩散;定期在辖区企业和工业园区开展劳动权益保障知识讲座,督促辖区内大中型企业建立企业内部解调委员会,企业处理不了的纠纷,由调委会派专人进驻企业进行法律宣讲,多手段化解矛盾在基层。目前,辖区内已有25家工业企业建立调解委员会,并设立专用调解室,调解室设置合理、制度规范、人员到位。

公正及时,依法高效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倡导耐心、细心、换心、交心、合心“五心”工作法,坚持公正、平等对待双方当事人,严格落实调解程序,做到调解文书的收发有据可查。对调解不成的案件及时引导进入仲裁程序,并对接江油市仲裁院落实调解建议书、委托调解、调解协议仲裁审查确认等调裁衔接制度,通过仲裁的手段解决劳动争议;积极创新调解方式,对涉案金额较小,事态较轻的案件灵活运用电话、QQ、微信等多种方式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员、申请人与被申请人通过视频聊天的方式直接对接,既能方便双方当事人,也能快速化解劳资矛盾。

快调快结,常态化开展调解“绿色通道”。三合镇调解中心常态化开通调解绿色通道,专门成立了弱势群体维权岗,面向农民工、女职工、大龄职工及工伤职工,在立案、受理、调解阶段均安排有专人负责,确保上述人群案件“快立、快调、快结、快送”。 与此同时还和三合镇司法所法律援助实现了无缝对接,将法律援助的工作窗口直接设立在立案窗口,实现以援促调、援调结合。2021年受理案件135件,其中重大案件1起,涉案人数111人,涉及资金122.045万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