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3-6 09:16:46
|
查看全部
减盐15%每年可救1400万人
关于吃盐太多和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医学界早已达成共识。大量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资料表明,钠盐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多摄钠学说”已成为目前最受重视的高血压病病因之一。全球的流行病学资料也显示,摄盐量高的地区的人群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摄盐量低的地区的人群。例如在日本,北方人患病率显著高于南方人,而前者摄盐量明显高于后者。我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南方人相对吃盐较少,北方则口味更重,心脑血管的患病率也是北方高于南方。而从临床上来看,只需中度限盐即能降压,高血压患者服药的同时限盐,可以增强降压药的效果。
近日,《柳叶刀》杂志所刊登的文章称,若慢性病患者减少食盐摄入量15%,10年内全球因心脏病、中风及糖尿病致死的人会少1400万,同时可减少数百亿美元医药费,全球生产力的损失也能减少不少。研究人员以全球23个国家做对象,最后得出结论,患有心脏病而需长期服药的病人,只要用最简单的方法,减少15%食盐摄入量,或者戒烟等,就能大大降低死亡几率。研究人员指出,这个做法成本低,但成效大,估计10年就能挽救1400万人。另外,慢性病患者若减少食盐摄入量,他们的医药费也能相应减少,例如降压药等。10年的药物成本,估计需要470亿美元(约3500亿人民币),减少食盐有助减低此庞大支出。
“隐性食盐”藏身零食快餐调料中
潘丹峰指出,广东人越吃越咸,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北菜南下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些年来,湘菜、川菜、东北菜、新疆菜菜馆遍布广州大街小巷。而北方的饮食习惯,基本上都是以烹调味浓为特色。人们的口味一旦适应了这些比较咸的味道,就会老觉得清淡的菜没味道,不仅出外爱吃“有味”的菜,自己回家做菜,也会越来越咸。
接下来,就要说到“隐性食盐”的问题了。隐性食盐主要藏身在零食、快餐、包装食品中,而这些正是年轻一代的新宠。像火腿肠、炸薯片、盐津食品、咸的膨化食物如薯片、虾片等,虽然包装上未必注明钠含量,但其中肯定有“隐性盐”的身影。不久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曾刊文指出,许多流行食品的含盐量可能让你大吃一惊:半块意大利辣味香肠薄饼含1350毫克钠,就连每片全麦面包都含有150毫克~190毫克钠!
潘丹峰提醒,其实,高盐食物吃起来不一定咸,单靠味觉分辨未必准确,很多食品同时有其他味道,比如甜味往往会盖过咸味,而长期摄取高盐分也会令味觉灵敏度减低。前不久,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对市面上73款食品进行了调查,包括薯片、虾片、饼干、谷类早餐等,发现其中近七成钠含量属英国食品标准局规定的“多盐”的类别,即每100克食物中,有500毫克以上的钠。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的调查也显示,某种流行泡面一盒就含盐1400毫克,达到成人日推荐量的一半。
除了包装食品中的盐让人防不胜防,调料中往往也含盐。比如酱油,每5毫升酱油相当于1克食盐,此外,像醋、味精、酱料、调味包中也含有钠,连许多蔬菜,如空心菜、豆芽、紫菜里,也都含有一定的盐。就连我们当做主食的油饼、油条、面包、饼干中,很多也是含盐的,只是我们没意识到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