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央广网成都4月11日消息(记者 昌思荣)“自从加入工会组织以来,我感觉有了依靠,说话也硬气了许多,我们就像是‘浮萍’找到了‘根’!”在成都市锦江区从事家政服务的黄利军谈到加入工会的感受,脸上充满了自信的笑容。
在四川,有和黄利军一样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护理大姐、家政阿姨,有奔波劳顿、往来四方的货车司机;有忙碌穿梭于城市街巷的快递小哥、送餐骑手和网约车司机;有守护平安祥和的保安大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他们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百姓工作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劳动关系不明确、维权服务难度大、职业归属感和社会认同度不高等问题。
四川各级工会按照“职工在哪里,工会组织就建到哪里,工会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总体要求,积极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对就业形态劳动者在自身权益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实施了若干措施,当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娘家人”。
成都市锦江区的“小牛哥”刹一脚驿站 畅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回家”路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普遍劳动关系不明确,传统就业形态的建会入会方式难以适应新业态。
四川各级工会推行行业重点企业(头部企业)建会“发展一批”、行业性(区域性)工会组建“覆盖一批”、劳动者从业属地乡镇(街道)和社区等基层工会“吸纳一批”的“三个一批”相结合的建会入会模式,同时打通网上入会通道,灵活分散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并加入工会组织,畅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回家”路。
眉山市东坡区针对某些网上平台在当地无经营主体,对员工入会不太支持,工会工作人员就在网约配送员频繁出入的中心繁华商圈设计入会宣传点,面对面宣传入会。
在达州市,则制作“欢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公益广告,联合该市委宣传部,通过电视、微信、抖音等媒体,依托外卖站点、司机之家等载体,多渠道、高频率广泛宣传入会。
在成都,开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网上入会平台,简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网上入会申请内容和流程,实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一键入会”。
“入会前,我知道有工会这个组织,但是我不知道工会具体是做什么的,”在德阳从事保安工作的唐昌云告诉记者,“通过工会工作人员的讲解和入会后的一些经历,深深的感受到了国家对我们的关心”。
四川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仅是要抓入会,更要让他们入会后知道自己属于哪个工会,工会主席是谁,明白工会组织架构,明白工会的作用。”
截至2022年2月,四川全省已累计建立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7812个,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71.4万人。依托各级工会网上工作平台,实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网上入会人数已达17.1万人。
德阳市黄河路社区的“职工之家” 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个温暖的“驿站”
不仅“请进门”,还要“服好务”。四川各级工会聚焦新就业形态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现实问题,积极打造“司机之家”、“快递员之家”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的“驿站”。
当记者走进位于德阳市黄河路社区的“职工之家”,看到服务站统一配备饮水机、空调、微波炉、充电、充气等设备,同时职工书屋、劳动者争议调解室、职工活动室、职工培训中心一应俱全。
据悉,下一步,德阳市还会按照四川省总工会的统一规划,建设更多的“职工之家”,为辖区内职工和新就业形态群体会员提供休息、饮水、休闲学习、文艺活动、子女托幼等服务。
“没有这个休息站的时候,我们就在自己的车上将就休息一下,休息不好不说,城区不好找停车的地方,很容易被视为违规停车而领到罚款单,一天的辛苦就白费了,”在德阳从事网约车工作的陈永贵告诉记者,“现在好了,我们需要休息的时候,就近到服务点,有方便的停车位,可以在里面休息,上厕所,喝水的问题一起解决了”。
同样对服务站带来方便和舒适感受的还有在成都锦江区从事快递工作的罗永华,“以前我们都是在工作站的地上铺上纸板休息,冬天特别冷。现在服务站里面有沙发,条件很好,休息好了,对我们接下来的继续工作有很多的帮助”。
据了解,3月14日,四川省总工会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夯基础拓功能强服务暖人心”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到2025年年底前,四川各级工会力争建成并投入使用站点不少于6000个,在此基础上打造不少于800个示范站点,推树不少于500个四川省“最美站点”。
当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娘家人”
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切实感受到“娘家”的温暖,四川各级工会为他们提供具有工会性特点的普惠性、常态性、精准性服务,着力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
对于工会的服务,黄利军大姐说,她最有发言权。“当初决定从事家政服务这个工作以后,我很忐忑,我的理解只要自己勤快点,把业主的清洁卫生做好就行了。加入工会后,工会专门请人对我们从事家政服务人员进行了培训,我才知道从事家政服务也是个不简单的工作。通过培训,这两年来我的业务水平提升很快,业主也很满意,自己的收入也高了”。
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行技能培训仅仅是工会组织提供的众多服务内容之一。
近年来,四川各级工会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行动服务月活动”,引导新就业形态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为新就业形态职工提供心理讲座、心理测评等心理健康服务;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积极参加“四川省职工人身意外伤害互助保障计划”;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出以人身、交通和驾乘意外保险为主的“普惠保险”;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岗位援助和创业援助等活动。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得到增强。
在眉山,举办了首届“苏小妹”家政技能邀请赛、成德眉资快递行业职业技术技能大赛、货车司机技能大赛等,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搭建展示平台,让他们的人生同样可以出彩。
“作为一名货车司机,从来没想过有机会来参加这种比赛,非常感谢工会给了我这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在眉山市举办的货车司机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的陈志彬激动的说,“以后工会的工作我将全力以赴参与”。
德阳市则联合人社、交通、市场监管、邮政管理等部门创新开展“最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评选活动,倡导“共同富裕要靠劳动智慧来创造”的社会价值导向。
“吕主席、吕主席,我又收到一份同志的入党申请书,这是迄今为止收到的第46份入党申请书了!”听到这些,眉山洪雅县道路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吕周林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吕周林知道这是行业职工对工会的信任。
“工会2019年成立以来,会员人数由最初的2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100多人,”吕周林说,“从企业不主动、不支持,职工不信任到现在有问题首先想到工会娘家人,工会工作没有秘诀,就是实心为职工服务。”
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使工会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愿意依靠的“自己人”的组织。近年来,四川各级工会主动探索在不同经济形态中建立多层级多形式劳资沟通协商机制,逐步推动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等问题,让新就业形态职工们“心更暖、腰更直”。
2021年,威远县的货车司机朱伟就遇到与就职公司发生的工资拖欠及辞职后的经济补偿问题,多次协商未果。
朱伟向公司所在地仁寿县总工会反映后,工会当日就指派律师为起提供法律援助。最后在律师的帮助下,通过仲裁朱伟顺利拿到属于自己的工资及各项补偿共9万元。
朱伟通过工会顺利解决问题的维权事件在同是货车司机的群体中引起了较大反响,当地的工会组织也得到了货车司机的信任和认同,他们纷纷表示“今后都是工会的的铁杆粉丝了”。
接下来四川各级工会将抓住“建会入会”这个基础点和切入点,推动新就业形态工会组建,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团结带领包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内的四川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