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四种精神”提升幸福感
【问题探究】 ■ 马 兵 目前,虽然许多企业对员工的关爱主要体现在技能培训、劳动保护和工资福利等方面,但员工对于自己如何提升综合幸福感、充分挖掘自身的价值潜力等方面却存有“四软肋”: 学习意识不强。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员工认为自己现有工作水平和技能已能应对目前日常的工作,不需要再学习;有的员工认为上一天班很累,回家还要干家务、管孩子,没有时间学习;还有的员工认为企业效益和个人前景良好,没有必要继续学习。 竞争意识不强。有的员工满足于现状,认为自己的岗位比较稳定,没有失业的危险,只要现有的知识技能可应付工作就行了;有的员工长期在缺乏竞争的岗位上工作,一旦面临岗位竞争便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被淘汰下岗和提前退休也成为他们无奈的选择。 自信心不强。有的员工认为自己的工作很平凡,再怎么干也得不到提升,因此存有一定的自卑心理;还有些有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心态不好,早早地把自己划在等待退休的行列,工作缺少干劲、热情和事业心。 责任感不强。有的员工认为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不高,致使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只是按照上级要求被动工作;有的员工将部分精力用于照顾家庭,工作跟着感觉走。 员工在社会中既担当职业者、妻子(丈夫)和母亲(父亲)等多重角色,又面临劳动就业、优胜劣汰等一系列压力,因此他们的幸福感需特别关注。在受到企业和班组充分关爱的同时,自己也要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双手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要有进取精神。班组员工应该将身心彻底融入企业,结合实际,制定符合自己岗位实际的学习方案,转变观念,不断更新业务技能知识,让自己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将学习与生存、与生活紧密挂钩。 要有敬业精神。充分利用企业和班组提供的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把自身发展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用创造性劳动体现自身价值。无论小事大事,都要认真对待,绝不能敷衍塞责,出色完成企业和班组的各项任务。 要有奉献精神。要积极参与企业和班组的经营管理和民主决策,关注每项工作和任务的每个环节,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企业和班组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工作,建功立业。 要有创新精神。班组员工要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岗位,充分利用企业和班组中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卓有成效的载体和抓骨干带群体、抓典型带一般、抓比武带一片等方法,在安全生产、营销管理、优质服务等方面实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