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05|回复: 4

为劳动者歌(1193字)

发表于 2022-4-22 10:01: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劳动者歌(1193字)
杨力

在我们家,“五一”劳动节并不普通。我的父亲母亲,都以曾经是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而自豪。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父母所在的“筑路队”,主要任务就是维护铁路。铁路沿线以山区和丘陵居多,自然条件差,滑坡、山洪、泥石流时有发生,维护铁路安全畅通非常重要。

有一年夏天,“筑路队”接到通知,山洪冲毁了一段铁路。当时已是半夜,为了让铁路线尽快恢复,所有的队员没有一点犹豫,连夜爬起来向冲毁路段集结。

那时父母刚结婚,母亲身体底子弱,父亲想让母亲再歇息一阵,待天亮再出发。母亲不答应,说大家都去了一线抢修,她躺在床上睡不着。

由于路基被冲毁,需要填补大量土石方,“筑路队”只得去就近的山梁上开采和搬运碎石。铁轨下面铺的碎石有一个专业术语叫道砟,要得到道砟,就得对大石料先专业爆破,再人工开采成碎石。不管哪一道工序,都是一个苦力活。

父母都是城里人,巡查路况,做点技术活不在话下,但事发突然,父亲拿起了钢钎,母亲挑起了土筐,一起奔赴采石场。

用着道砟的碎石,基本上是硬度很高的花岗石,最适合铺枕木和铁轨,但开采起来很费力。过去的机械化程度不高,爆破后的大石料,需要人工打碎,打碎的工具就是铁锤和钢钎。

锤打体量大的石块得两人一组,父亲负责握钢钎,工友负责抡大锤,一锤又一锤,工友满头大汗,父亲满手血水。血水从手套里往外渗,父亲一边忍着一边不时往身上蹭,想抹去手上的血迹,但血水不争气,仍不断往外渗。工友看见了,让歇一歇,手都破了。父亲看看周边,都是拼了命碎石头的工友,手上渗血水的也不只他一人,他怎能安心歇息。父亲咬着牙坚持,离他不远,就是他新婚的妻子,不顾双肩孱弱,挑着渗着血水的碎石像个娘子军……

“筑路队”连夜抢修,让拉满货物的列车提前一天通行。晚上夕阳西下,雨后的山野空气清凉,累了一天的父母和工友们没有一个人叫苦,一边大步走在铁路的两侧,一边激动地高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忘情的歌声里,有劳动者的快乐,更有劳动者的自豪。

“筑路队”经常风餐露宿,也时常会遇到危险。有一年夏天他们暂居在一个山坳里,半夜里突然传出异响,值勤的工友急得在外边大喊“泥石流来了,快跑!”父母和工友们刚跑出工棚,泥石流就滚滚而下。可母亲没跑几步,又返身跑回工棚,身边的工友们见状,也舍命冲向工棚……原来他们不是去找私人物品,而是尽力抢运集体物资。气喘吁吁爬到山梁上,工友们一个个浑身泥土,父母亲也彼此对望,说了一句“不要命了”,竟互相哈哈大笑起来,四周的树叶也像受到了感染,一齐“扑簌簌”地发出“笑”的响声,仿佛在向父母和工友们的乐观表达敬意!

火红的岁月是父母一生的财富。多年后,一段段“筑路”的往事,父母依然能如数家珍讲出。而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在父母心里份量很重,用父母的话说,劳动节是专为劳动者而歌,是对劳动者最好的尊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2 16:46:13 | 查看全部
劳动万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2 17:12:00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杨力YL) 的帖子

写得真好。父母一段难忘的记忆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3 09:53:3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4 21:35:14 | 查看全部
谢谢!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