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0|回复: 0

年轻人找工作莫让“山寨证书”绊住脚

发表于 2022-4-22 16:11: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6岁的武汉姑娘吕晴(化名)在一家公司花费近1.5万元参加培训,拿到了高级育婴师、高级营养师、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4张证书,颁发证书的单位是中华文化促进会培训中心和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这些证书和报考时说的不一样,去找工作时人家不认,在国家相关网站上也查不到,成了4张废纸。”她说。吕晴等学员将该培训公司起诉至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在法院的调解下,公司退还吕晴缴纳的大部分培训费用。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通知,将开展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并建立“黑名单”制度。其中,“是否存在无办学许可证开展培训”被列入专项治理范围。
“山寨证书”披上了哪些伪装?中国劳动学会常务理事侯纯辉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介绍,“山寨证书”有两种,一种是仿制、假冒权威机构颁发的证书,也就是证书造假;另一种情况是借助权威机构发布的职业信息和证书名称,打着权威机构的旗号售卖自制证书,比如证书封皮上印有“中国”“职业资格证书”等字样,但内页盖章的却是某“协会”“基金会”等。
2021年11月,人社部发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包含72项职业资格,其中技能人员13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退出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具体实施工作,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由职业资格评价改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同时明确目录之外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目录之内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一律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
北京市东城区人社局技能鉴定中心主任康岳峰介绍,2021年8月,北京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认定范围名单公布,共有21家组织、学校和企业在列。人们可以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获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该证书与原来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侯纯辉指出,某些协会、基金会使用新职业名称售卖自制的证书,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职业技能培训评价应遵循培考分开的基本规则,治理“山寨证书”需多个行业管理部门齐抓共管,并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一起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